本报讯(记者郭勇 黄卫华 通讯员董建沅 孙亚宁)暑期档国产电影《封神》正在热映,影片中的主要道具也引发关注。其中,纣王登基大典“玄鸟生商”场景中出现的巨型“天命玄鸟”道具,就出自山东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潍坊市首批民间艺术大师张效东之手。
据悉,“天命玄鸟”道具共使用了3000多米竹条、历时2个月扎制而成。张效东告诉记者,《封神》剧组希望借助非遗技艺打造电影道具,他与剧组人员经多次讨论,最终确定“天命玄鸟”的制作以传统的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为基础,采用十字花绑扎和烘烤竹条的特殊工艺完成。
张效东工作室所在的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被誉为“中国风筝文化之乡”。近年来,村里的工作室先后注册了“杨家埠”“恒兴义”等30余个风筝商标,风筝年销量达1000万只,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制作的风筝能够远销海外,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潍坊恒兴义民间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税务人员为非遗技艺传承创新提供“税务方案”,经常主动上门,了解相关企业经营情况和涉税需求,精准释放税惠红利。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以风筝为代表的本地非遗产业已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等税费优惠政策减免23万余元。
潍坊市寒亭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立足税收职能,针对非遗产业资金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持续关注本地非遗产业发展,开设文化企业税务讲堂、推出多元化便捷办税服务举措、制作“税务话非遗”等系列文创作品,助力非遗文化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