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应通过数字化观念革新,灵活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为更好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其对相关政策的感受与期待,阿里巴巴研究团队最近向小微商家发放线上问卷,共收到一万余份有效回复。大数据分析和企业调查反馈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微商家总体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仍存在内需不足、成本较高等问题。研究团队认为,小微企业应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建议增强税费政策针对性,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适应、融入数字化时代。
小微商家的乐与忧
调研显示,第二季度,小微商家总体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恢复的势头仍不稳、向好的过程有反复。
一是小微商家对未来半年内的市场需求预期较为乐观。从调研可以看出,商家对市场需求的预期虽弱于第一季度,但仍保持在扩张区间,总体看涨未来6个月的订单。成本方面,随着近期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成本信心指数有所回升,商家对成本上升的担忧有所减缓。
二是商家总体用工情况环比趋弱但好于去年同期。发生减员的主要原因是新订单减少、人力需求减少。第二季度,有1/3的样本企业减员。减员的原因包括“新订单减少,主动裁员”“企业整体经营成本增加,通过裁员压缩成本”“生产销售的正常淡旺季规律”和“原有员工离职后未补充”等。
三是招聘应届生的意愿微增。对商家下一季度招工的结构和渠道调研显示,从结构看,招聘正式员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预期均下降。但在计划招聘正式员工的商家中,有近一半的商家愿意以招聘应届生为主,这一比例环比微增0.2个百分点。
四是最主要困难仍是需求不足。根据调研,多数商家认为,“新订单和客流量减少”是目前面临的最普遍困难。
五是库存高企、产品积压占款问题突出。第二季度,在商家的各项成本费用当中,按照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排名,依次为房租、库存、人力和原材料。库存成本超过人力和原材料这两个传统大项,一方面是因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压缩新产品研发周期,不断提高更新换代节奏。对比第一季度,商家现金流紧张的问题稍有加剧。
数字化转型应是必选项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小微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表示的,“现在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好的时代”。
近期,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数据释放: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和成功》报告提出,中小企业面临数据政策缺乏、自身定位和职责不清、无法从数据中提取价值、基础设施受限、难以进入全球市场等一系列生存挑战。
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首先,小微企业应认识到,利用好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当数字化趋势成为必然,企业必须自我升级以适应时代变化。其次,决策模式应由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传统的决策方式凭借经验,以人为主,存在决策链条长、业务流程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小微企业应注重自身数据资源的积累和使用,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以数据应用的创新推动业务创新和变革。最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变革,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趋势面前,走得快的企业必然会获得先发优势,突出重围。小微企业可以考虑引入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销售推荐、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连发公告,以税费组合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本次延续政策项目多、涉及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契合市场的期待。下一步,应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同时完善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助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用好财税政策,进一步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市场。一是进一步梳理目前的政策总盘子,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较大的纾困政策,保持落实力度,与此同时研究推出包括税费政策在内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二是建议比照制造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梯队式培育方式,开展批发零售行业的生态培优活动。三是打通可能抑制线上消费的堵点,扩大汽车、珠宝、奢侈品、高端家电家具等商品的线上消费。
支持技术驱动的新业态发展,以新场景和新体验创造新需求。一是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予必要的激励和包容的监管环境。二是建议直播电商主管部门加强协同,对经纪机构和主播运用梯次式的分层监管方式。
加快农村电商化、农产品品牌化、农业数字化建设。一是建议通过正宗原产地、完善供应链体系、精品网货打造、产地溯源直播等多种方式,促进更多中西部优质农产品上行。二是建议以数字化方式和手段,打造更多区域公用品牌。如盐之有味(盐城)、直隶田园(保定)等。三是建议推进产品溯源、个性化定制、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产供销全链条的数字化。
(作者系阿里研究院数字财税研究中心主任、淘天集团研究中心高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