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反避税新政引争议 逐国公开纳税申报制度推迟实施

2023年08月21日 版次:06        作者:任佩青

近日,英国著名的《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敦促澳大利亚放弃披露跨国公司纳税地点的计划》的报道,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澳大利亚新反避税法案的争论。该报道称,经合组织向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要求其下调2023年税法修正案中的跨国企业税收透明度标准。报道引用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经合组织的意见是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撤回该立法措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反避税新政“缩水”

据了解,澳大利亚不久前颁布了新的反避税法案,要求跨国企业进一步披露国别涉税信息。尽管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根据经合组织在2015年达成的一项国际协议向各国税务部门报告了部分国别数据,但澳大利亚的提案要求在该国经营的跨国公司披露更多新的数据。分析人士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打击避税,因为它迫使企业披露有多少收入是在低税率的国家和地区入账的。据统计,大约有2500家在澳大利亚开展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澳元(1美元约合1.55澳元)的跨国公司将受到影响,其中包括美国科技巨头元宇宙公司、英国BP石油公司和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等。该法案于6月在澳大利亚议会获得通过,并于7月1日生效。然而,6月通过的法案最终版本删除了部分关键的披露要求。并且,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计划中的逐国公开纳税申报制度推迟一年实施。知情人士向《金融时报》表示,是经合组织向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要求其放弃这项新法案的关键部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国际企业税改革独立委员会联合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另一位联合主席——马萨诸塞大学教授贾亚蒂·戈什质疑了经合组织的做法。他们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经合组织未能做出有效的反避税努力,该组织设计的改革方案不足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导致实施更严苛涉税信息交换标准日程的推迟。

英国非政府组织“税收正义网络”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科巴姆表示,经合组织游说其成员国推迟引入一项打击企业避税关键措施的消息令人惊讶。

国际企业问责与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师杰森·沃德表示,他对事态发展感到担忧,这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很遗憾,除了那些隐瞒自己税收事务的跨国公司。

经合组织否认施压

自2013年应二十国集团要求,着手解决日益严重的企业跨国避税问题后,经合组织在过去10年里牵头制定国际税改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努力堵塞漏洞,打击跨国企业在低税辖区的避税行为。

经合组织声明,作为一个在国际规则和标准方面提供合作的全球平台,该组织通常会分享其对一些主权管辖区在制定规则标准方面的做法的理解,包括就管辖区政府自己的立法提案与那些国际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差异,向管辖区政府提供建议。这些国际标准已通过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的审议,得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经合组织表示,最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政策的决定权仍然属于这些主权管辖区,可以在其认为合适的时候提出并达成一致。

澳大利亚前财政部部长、经合组织主席马蒂亚斯·科尔曼坚决否认他向澳大利亚政府施压。他在一份声明中回应说,有关他向澳大利亚施压、削弱旨在解决跨国避税问题的立法计划的报道是不实的,事实正好相反。

科尔曼解释说,经合组织正在积极推进税务信息获取工作,并取得成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该组织专家提出,过于严格的国别信息披露制度可能会让一些国际合作伙伴遇到技术问题。科尔曼还列举了若通过该法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譬如一些管辖区可能会选择停止与澳大利亚税务部门交换国别报告。

利益相关方表态

澳大利亚财政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政府在立法方面的让步不仅仅是因为经合组织的建议,国内和国际企业提出的激烈批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批评声称,该提议将暴露公司敏感的商业数据,并使在澳大利亚经营的公司处于竞争劣势。

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和日本企业集团站在了抵制更严格披露标准的最前线。日本最大的商业游说团体经济团体联合会向澳大利亚驻日本大使馆表达了担忧,认为新法案将破坏经合组织在2015年提出的国际税改协议。经济团体联合会的负责人补充说,公开太多数据会对保护机密和敏感的公司信息构成威胁。

多国贸易集团对立法拟议措施的游说也表明了公众的反对意见,其中包括瑞士控股公司(代表雀巢、罗氏等62家总部位于瑞士的跨国公司的利益)和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包括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法国巴黎银行等130名成员)。该法案还遭到了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的反对。

澳大利亚政府表示,这次新反避税法案中对国别报告的改革吸引了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政府正在花一些额外的时间来消化反馈。助理财政部部长安德鲁·利告知媒体,政府已向议会提交了跨国税收诚信计划议题,该计划旨在确保跨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缴纳公平的税收份额。安德鲁·利承认,逐国公开纳税申报制度的开始日期推迟了12个月,这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与利益相关方就改革进行接触。安德鲁·利称,改革措施的调整并不妨碍“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收透明度”这一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