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多国央行开启加息进程以来,银行贷款利率飙升,但存款利率却变化不大,不少银行都过着吃高息差的好日子。
日前,意大利政府宣布将对银行因高息差所获取的巨额利润一次性征收40%的暴利税。这不仅让意大利银行业受到打击,也对欧洲银行业造成了冲击。投资者对银行业发展稳定性的担忧日益增长,意大利开征暴利税的“次生灾害”席卷了欧美银行业。
向高额利润“开刀”
2022年夏天以来,意大利央行已将利率上调4.25个百分点,但意大利各银行以“存款是为了日常使用而非投资”为由,拖延提高储户的存款利率,存贷款间的高息差带来了远超预期的业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晨星的数据显示,意大利五大银行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利润105亿欧元,同比增长64%。
银行业的可观业绩使得对银行增税的话题成为焦点,意大利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8月8日,意大利内阁批准了对银行在高息差环境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征收一次性暴利税的法令,并计划将这笔税款用于支持首次购房者偿还按揭贷款及减轻家庭和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意大利副总理马泰奥·萨尔维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只需看看银行上半年的利润,就会意识到我们谈论的不是几百万欧元,而是数十亿欧元。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加了一倍,而储户的存款收益并没有同样增加一倍。”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贾尼表示,征税并不是针对银行,而是为了保护普通家庭和那些难以支付抵押贷款利息的人。
美国银行预计意大利政府通过此次征收暴利税将获取20亿~30亿欧元,金额将与之前对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所得的28亿欧元相差无几。
投资者“用脚投票”
40%的暴利税政策一经公布,8月8日当天,欧元区股市集体走低,银行股股价应声暴跌。意大利最大的两家银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的股价分别下跌8.2%和7.2%。
负面效应还在持续外溢。由于投资者担忧意大利此举可能引发“模仿效应”,导致其他欧元区国家纷纷对银行开征暴利税,其他欧元区国家的银行股股价也受到牵连。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以及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股价当天均下跌超过2%。欧洲斯托克银行指数收跌3.67%,创下今年3月瑞士信贷危机引发银行业动荡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一家金融服务机构的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斯图尔特·科尔评论:“意大利对银行被认为正在获得的超额利润征收的暴利税让人意外,令人担心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意大利的做法。”
同一天,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银行业也遭到利空的突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对27家美国银行的评级或展望进行了调整,警告美国银行业前景正在恶化。具体而言,穆迪下调了美国10家中小银行的信用评级,并将6家美国大型银行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另有11家银行的评级展望被定为负面,引发市场对更广泛金融风险的担忧。
意大利政府态度“软化”
在征收暴利税的消息引发市场恐慌后,意大利财政部表示,征税的上限将不会超过该银行总资产的0.1%。暴利税只针对银行通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已经上调存款利率的银行不会因征收暴利税而受到重大影响。
得益于政府的让步和态度“软化”,8月9日,意大利银行股早盘开始收复部分失地。但对银行开征暴利税的相关细节仍有一些需要澄清和明确的地方,其造成的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根据花旗银行的计算,暴利税开征可能会使意大利银行2023年的收益减少12%。有经济学家表示,从长远来看,暴利税可能引发投资界对意大利税制稳定性的担忧,削弱投资者的信心。
该政策或许仍有回旋余地。虽然意大利内阁是通过援引紧急条款以法令的形式批准对银行开征暴利税,但根据意大利宪法第77条,法令必须在60天内获得议会同意才可存续。因此,目前超出市场预期的暴利税的内容可能会在未来面临调整,在这段时间里,银行业还可以在议会与政府之间进行斡旋。一家咨询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们普遍预计,银行业将在议会选举过程中反对这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