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底、不留死角”的优势。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税务局自今年以来加速融入政府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持续放大社区网格服务优势,创新开设“社税通”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全市2580个管理网络,精准服务350万名社区居民,让社保缴费更好办、更快办、更简办。
近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就此批示,“市税务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值得全市机关单位借鉴学习”。
信息立体呈现
据了解,“社税通”以扬州市网格化政务系统为依托,其数据信息具有全面性,且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调用。
对于社区网格员而言,只要登录“社税通”,就能查询到每个小区、每幢楼、每位居民的社保信息和缴费情况等,如有需要提醒或者跟进的事项,可以通过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直接与居民取得联系;对于需要大范围提醒或跟进的事项,可以选择“标签人群”或“指定人群”群发提醒短信。
常年担任琼花观社区网格员的李华是“社税通”的使用者之一。她所在的琼花观社区共有2828户6864位居民,动员参保、养老催缴等任务向来繁重。“以往,了解自然人缴费情况需要逐户比对原始台账,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错。”李华说,“社税通”的运用改变了这一情况,网格员提供服务不用再“大水漫灌”,只要“精准滴灌”即可,几乎所有工作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告别了跑断腿、磨破嘴的现象。
“‘社税通’将自然人缴费情况按照不同维度,分图层、立体化地呈现出来,节省了我们大量时间。原本需要4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不到1天就能完成。”李华感慨道,“这让我们开展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诉求快速响应
收集自然人社保缴费意见建议1873项,及时反馈率100%,居民满意度从85.2%提升至98.6%……自投入使用以来,“社税通”在快速响应居民诉求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对此,京杭社区的李大爷颇有体会。
今年6月,李大爷计划将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提高一个级别,于是通过“社税通”联系网格员向税务部门报送这一需求。很快,税务部门通过“社税通”向李大爷作出反馈,告知其缴费档次已调整完毕。“我连家门都没出,就在手机上点了点,竟然就把事情办好了。”李大爷说,早就听说过社保“指尖办理”,现在算是真正体验到了。
居民的税费诉求还包括税收政策宣讲、办事指南辅导和风险预警提示等。针对不同诉求,税务部门可通过“社税通”全面、快速地回应,既能通过视频直播宣讲社保政策,也能通过公告公示发布业务指引,还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缴费提醒。
荷花池社区居民董洪兵是一个老病号,有一次差点因病忘记缴纳基本医保。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从缴纳医保到享受医保待遇,有3个月的等待期,如果因漏缴费用而脱保,将导致3个月内无法办理医疗报销。对董洪兵来说,那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好在税务干部通过“社税通”及时向董洪兵发出风险预警,帮助其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
像董洪兵一样受益于“社税通”的居民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扬州税务部门先后借助“社税通”和社区网格体系为逾2万人次推送未缴费提醒,政策宣传覆盖14万自然人,发布社保业务法规、教程、公告30余次。
多方精诚共治
自然人社保服务涉及税务、人社、医保、街道、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等多个部门。在“社税通”投入使用之前,居民遇到社保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和上述部门反复对接、费时费力,若遇到答复口径不一致的情况,更加无所适从。各部门也很难因居民的个性化问题而随时坐到一起达成一致,进而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容易诱发和激化矛盾。
“社税通”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随时联系、共商共治”的网络空间,打破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部门藩篱,将各部门串成了“一条链”,使社保网格化治理联了起来、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除此之外,“社税通”还将“江苏税务社保缴纳”“苏税通”等涉及社保业务、原呈点状布局的智能服务平台,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链条。居民登录之后,不仅可以“零跑动”办理相关事项,而且享受到“不打折”的服务。
对于税务部门而言,由于各类信息和任务在“社税通”中“全记录”“一图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变得更加清晰,这使得税务服务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之中。
作为全面“触网”的端口,“社税通”的数据信息安全也受到扬州税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扬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耀斌强调:“任何工作创新,都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社税通’服务平台依托‘脱敏储存、加密传输、赋权管理’的技术加持,相当于为数据信息安装了一道厚重的‘防盗门’,其可靠性通过了公安部信息安全三级保护认证,无论是居民个人隐私还是社保征缴数据都可确保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