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博会,听参展企业讲税收故事

2023年08月29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通讯员 周方舟

以“共建东北亚,合作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8月23日—27日在长春举办,吸引了1006家来自东北亚、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澳台等42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的企业参展。展会期间,记者走进博览会现场,听到不少参展企业讲述他们的税收故事。

“我们参展前,税务局就打电话询问需求了”

吉林省华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参加东博会。说起参展的事,该公司总经理张杰拿出名为《税收政策直通车》的小册子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在参会前,我们就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询问我们参会需求,为我们量身梳理了这本小册子。里面有很多政策,出口退(免)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等,应有尽有,这‘直通车’真的是开进了我们心里。”张杰感激地说。

据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胡铁寨介绍,今年吉林税务部门在延续往年进驻现场提供服务做法基础上,在展会筹备阶段就梳理形成《参展企业服务名册》,并根据名册一一打电话了解服务需求,还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开展“税收服务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参展商在展会期间的税收服务需求。

通过调查,吉林省税务局了解到参展企业对语言服务和政策服务的需求度较高。吉林省税务局立即抽调业务骨干和外语人才组成国际税收服务团队,在展会期间走进博览会各场馆,向参展企业宣传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并提供英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税收政策咨询服务。

“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在展览会现场竟然有中国的税务人员用英语讲解有关政策,并且他们能根据我们的需求,十分准确地解答问题!”蒙古国参展商Makh Impex股份公司联络人嗷嘎告诉记者。

“税收支持创新,我们的展品很有竞争力”

走在东北亚博览会现场,几乎所有展区都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从老百姓欢迎的智能家居产品,到先进的4K高清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依托东北亚博览会的“聚光灯”效应,许多国内知名企业带着多款首发首秀产品前来参展。一件件企业新产品、一项项领域新技术、一个个行业新体系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展会期间,长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俨然成为博览会的网红打卡地,走进展会的人都要和“吉林一号”卫星模型合张影。“税收支持研发创新,我们的展品在同行中很有竞争力。”长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主管丁杨介绍,为期三天的展会,公司收获了金额可观的一批订单。

丁杨告诉记者,近年来,吉林省发改委、长春市工信局、长春新区税务局多次调研长光卫星公司,了解公司发展难题和服务需求,分别从融资对接、科技创新、减税降费等方面解决瓶颈难题,减轻发展负担。“仅2022年,我们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亿元,为企业人才引培、科研攻关注入了新动能。”他说。

在本次展会上,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一台透明的接近真车尺寸的汽车模型,模型内部展示了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的领先技术——轻量化铝线束,吸引了不少新能源从业者前来参观、咨询。

“我们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线束,为了实现车体轻量化,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并用铝制线材代替铜制线材,最终实现整车线材减重30%。”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祁笑蕊介绍,研发这一新技术,企业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顺利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祁笑蕊告诉记者,企业正在筹备上市,税务部门正全程为企业提供支持,派出专业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全面自查,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税务风险。

“既是产品博览会,又是税收政策宣讲会”

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博览会现场还举办了一系列专题推介会。通化市—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吉林市化工产业链专题推介会,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这既是博览会,又是税收政策宣讲会,一举两得。”不少参展企业表示。

刚刚参加完推介会的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光告诉记者:“推介会上,税务部门搭建了‘税商银企’四方合作平台,通过制作国外税收政策指引、召开涉外业务联合辅导会的方式,帮助企业走向世界。”

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通化市—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上,参会嘉宾把目光定格在了医药、文旅、人参、新材料产业和化工产业园、人参科技产业园、通化高铁新城等重点项目上,签约项目25个,投资总额达134.37亿元。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表示:“今年第二季度,集团享受出口退税6200万元。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有信心如期完成国外客户的订单。”

近年来,为更好地将先进技术“引进来”、让优质商品“走出去”,吉林税务系统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为依托,开辟了“一带一路”绿色服务通道,建立了税企互动机制,第一时间响应“走出去”企业的涉税需求,根据企业提供的“走出去”国家名单和跟踪洽谈国家及地区名单,制作了《被投资所在国税制简介及税收协定》,供企业决策参考,为稳外贸保驾护航。2023年上半年,吉林省外贸出口实现281.4亿元,同比增长25.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吉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张鹏飞表示,随着经济不断恢复向好,经营主体的市场预期不断增加,吉林税务部门将以企业为中心,不断推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个性化服务举措,不断创新创优创好营商环境,不断为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税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