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的一天,我因公出差,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赴石家庄,和谐号列车在燕赵大地飞驰,车窗外的风景就像幻灯片里的镜头,一闪而过。我不禁感叹,这个世界果真存在巧合!十年前,我首次从北京去石家庄,跟随调研组到原河北省地税局了解其推行绩效管理的经验做法,进而缘定税务绩效管理,孰料一晃竟已过了十载春秋。
一
2013年5月,在宁夏国税局工作的我接到税务总局办公厅来函,抽调我到税务总局绩效管理工作组。当时,我的小孩出生还不到一周,面对抽调函,我内心彷徨。在以大局为重的使命感和“愁肠百转”的纠结中,我领命匆匆赶赴北京,入住位于木樨园桥东的金三环宾馆。
当时北京天气已经热起来,而工作组的工作热情似乎更高。入住翌日,税务总局办公厅领导便召集开会讨论。早来一周的同志依次发言,气氛热烈。按照分工,最初我主要负责综合材料起草。无论在会上座谈还是会下切磋,“绩效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成为一句不时被大家引用的口头禅,尤其聆听已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倾吐艰辛,使我本来忐忑的内心更添几分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领导开导。从此,澄思涤虑投入工作,大家在学习领会中切磋研讨,在集思广益中完善工作方案。
当初税务总局领导提出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主要思路,一是认真学习中央精神以“上接天线”,二是深入系统内外调研以“下接地气”。这作为推动税务绩效管理迭代升级的战略定位,被一以贯之遵循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我亦由是在税务职业生涯中从头做起,闯入一方绩效管理的“天地”,走曲径通幽之路而登堂入室,逢山重水复之际而坐看云起。
二
浓厚的氛围是无言的激励,身到心至自会倾情尽力。加入工作组不久,我参加了王军局长主持召开的每两周一次的绩效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其间还有专家学者被邀请来作讲解,税务总局领导的思路和专家学者的观点使我茅塞渐开。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13年9月4日召开专题会后,工作组里有位来自基层的同志提出想和税务总局领导合影的愿望,王军局长很爽快地答应,而且主动提出到办公楼大厅和大家合影留念,全组同志都很高兴。面对组织和领导的信任,恪守自己做人做事的信条,我蓦地想起“开弓没有回头箭,落子无悔大丈夫”的老话,于是暗自调整心态、咬紧牙关、开动脑筋,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与同志们恰似合唱一首“我们用出征的脚步,把震撼的节奏踏响”的嘹亮军歌。
信念与事业最能凝聚人。工作组同仁在绩效管理这一新领域“拓荒”,持续迸发破题解难、攻坚克难之劲,从一天一周到一旬一月,再到一季一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直忙忙碌碌。日月经天,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的挑战总催人索尽枯肠,情绪波动亦常发生,而当集合号角吹响,跻身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意气风发的团队,“只争朝夕”的共鸣就会油然而生。
常言道似水流年。我至今感铭的是坚守到底的工作组同仁,及至后来自己成为税务总局办公厅新设绩效管理处的正式一员,在这条战线上大家齐心应战、连续作战,永结“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深厚战斗情谊。
记得在税务绩效管理起步阶段,有位同志曾讲述一个颇为有趣的梦境:当编制绩效指标和考评规则最吃劲要紧时,老是梦见自己睡在绩效指标框架表上,一翻身就从一个绩效指标框滚到另一个绩效指标框里去了。大伙儿闻听莫不会心一笑,这是工作状态的生动写照。一路走来,持之以恒推动逐年优化升级,为破解一个又一个新老问题而辗转反侧,“寤寐求之”,让我不由感想,但凡做起事来入脑入心又入梦,大抵不会有做不成的事了吧!
三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工作入梦本是念兹在兹。一人又一人念兹在兹,必然有一人又一人回响回应。
2022年1月30日,春节放假前一天,王军局长慰问税务总局机关同志,走到办公厅绩效管理处,像往常一样仔细叮咛绩效指标和考评规则的优化完善事宜,中间突然问我给哪些省局讲过课?原来曾有省局领导对他说过,听我在某个培训班上授课,因而对税务总局思路举措的理解把握更加深入,促进提升了本单位绩效。我一时语塞,然后说了两三个单位。他听后嘱咐要多到基层讲,讲透原理机理。此后这一情景不时浮现我脑海,每一次都让我沉思良久。税务总局党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和宣讲培训工作,每年编制和落实绩效管理新版本,王军局长都要求把基层的意见建议搜集上来认真吸纳、把税务总局的部署要求宣贯下去,促进理解执行。我之所讲,只是对税务总局党委决策过程、决策考量、决策意图,尽己所能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阐释,调动听讲者一起理解税务总局为税收“事”、税务“人”着想的良苦用心。
税务绩效管理是凝心铸魂的管理,而这无疑需要富于同理心,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更应如此。有同理心才能理解,理解才会求解优解,从而防止因误解错解导致知行抵牾。在税务绩效管理爬坡阶段,有位县局干部给税务总局绩效办写信,坦陈自己的困惑。当时正值编制新版本,我们就请这位同志来参与绩效办工作,同各司局逐一对接、征求和研究吸纳基层意见建议,了解总局是如何慎重考虑、认真研究每个考点、每项规则的。了解当前形势是怎样的,基层存在啥困难,如何确保实现目标,怎样防范逆向激励,扣分颗粒度是否合理,等等。一周后,这位同志说:“我现在才知道税务总局为基层考虑得非常周全。”从他谈感受时的眼神里,我看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淳朴和诚恳。
在税务绩效管理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参加各类会议、到各地调研,还是与系统内各方沟通、与系统外各界交流,都演绎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故事,而这一切,转眼已过十年。
四
当我回望十年税务绩效管理之旅,从执笔起草第一篇调研报告、第一份汇报材料、第一期动态简报、第一篇新闻报道、第一堂培训讲稿,到亲身经历“坚定不移地推、坚定不移地改、坚定不移地用”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每一版迭代升级、每一场跨界研讨、每一轮对接沟通、每一番宣讲培训、每一项课题研究……一句句话语犹在耳畔,一段段往事历历在目,追忆起来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
十年税务绩效管理,行行重行行。从税务总局到全国各级税务机构,从促进组织税费收入、落实税费政策到实施税收改革、推进税收法治,等等,广大税务干部和衷共济。它或如纳兰容若低吟的“十年踪迹十年心”,以一片“绣花”匠心持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机制,激励全国税务系统“沉下心来抓落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心交心,诚心相待。还如黄鲁直浅唱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以一盏导向明灯烛照绩效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光影里闪烁奋斗者的剪影,光照中辉映奉献者的光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致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艰辛探索,经历“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勇毅笃行,创立“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难得局面,税务绩效管理十年迈步何尝不是在“磨剑”!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税务系统落地生效,助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如同“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税务绩效管理十年前进又何尝不是在“试剑”!
在“磨”中“试”,在“试”中“磨”,毋庸盘算一城一地之得失,也毋庸计较一朝一夕之喜忧,老老实实“磨”,踏踏实实“试”,但为“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十年记忆与谁同?十年“绩”忆与“税”同。于我而言,税务绩效管理更是一种开“示”,它给予我职业生涯和生命淬炼的体验体悟,恐怕要比我所读诗词歌赋丰富得多。当我在这趟从北京到石家庄的列车上蓦然回首,只不过也是如同飞鸿踏过雪泥的一瞥。在不计东西的人生路上,“税”月悠长,来日方长,无论何时何地想必“绩”忆绵长了。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