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水逐浪高,奋楫扬帆正当时。
2022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推出四大类13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举措,开辟了税收助力共同富裕先行的新局面。
一年来,为把《合作协议》绘就的蓝图不断变为美好现实,浙江税务系统聚焦共治、合力攻坚,有力有序推动协议任务渐次落地,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显。
党旗高高飘扬,
推动共富制度落细落实
站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税务部门始终牢记“红色根脉”是共富路上最鲜明的底色。
《合作协议》签订一年来,浙江省税务局依托税务部门“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制度优势,进一步推动以党建引领带动队伍建设,以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省局党委高度重视,在《合作协议》签订的第一时间便成立落实工作专班,由省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龙岳辉担任组长,研究制定了《税收全面助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将13项税务总局指导和支持的内容细化分解为42项落实举措,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制度优势,建立全省上下联动的各级党委负责机制,各级税务局党委着力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党委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改革创新、以税咨政等税收助力共同富裕核心任务,把税收支持共同富裕与创新破题、改革破难、开放破局重点工作进一步融合,形成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
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省税务局聚焦主题教育“重实践”要求,创新推出税收助力共富“最佳实践”评选,从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示范性五个维度开展评选,鼓励各地税务部门落实落细行动方案,评出了一批在共同富裕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目前,已收到各市税务局推荐申报最佳实践案例31个,由省局共同富裕工作专班成员进行初评。
今年5月,舟山市税务局与嵊泗县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嵊泗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协议》,推出16项创新举措,并开展“小岛你好”海岛共富税务行活动,结对21家“离岛耕海”共富工坊,提供一对一全程帮扶,全力助推海岛特色优势向共富优势转化;8月,金华市税务局与磐安县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磐安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合作协议》,聚焦税收职能、产业提档、生态富县、营商环境4个方面,推出12项举措,拓展提升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打造山区共富样板新图景……
在“党旗红”的指引下,税收助力共富探索之路的基础愈发坚实。全省税务部门为共同富裕持续夯基垒台,税务助力共同富裕的施工图愈加清晰而具体。
发挥税收职能,
推动共富“蛋糕”越做越大
浙江税务部门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在促进创业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助力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
——以“真金白银”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是税务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环。在落实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过程中,浙江省税务局创新开发应用留抵退税电子台账,创新开展政策宣传员、业务指导员、企业服务员、战略规划师“三员一师”走流程体验活动,推动税费红利加速释放,共富“家底”愈发厚实。
2022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2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37.26亿元,税费优惠政策“放水养鱼”的效果正成为助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2022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浙江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相关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以“真招实招”激活开放发展动能。
今年,浙江省委提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将浙江开放推向新的高度。浙江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落实服务开放发展的各项举措,在助推浙江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中贡献税务力量。聚焦服务“双循环”“稳外贸”等重大任务,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接续推出系列措施优化出口退税服务,作为全国唯一省份开展出口退税三项便利化举措试点,退税进度领先全国40%以上;创新跨境电商综试区免税子系统建设,推广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新模式;推广“再投资递延纳税全周期服务管理项目”,着力推动外资外贸发展提质增效。
——以“生态优先”拓展绿色税收效能。
从东海之滨,到钱塘江畔,从杭嘉湖平原,到浙西南山区,之江大地绿意盎然,绿水青山生机勃勃。一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税务因地制宜,积极打造“生态优先”的绿色税收场景应用:在全国率先制定税务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创新试点“电碳税”综合指数,兑现绿色发展真实惠;打造全国首个“绿色税收共治一体化平台”,实现16类绿色税收数据省级实时共享交换,累计获取信息数据超1400万条。
一项项敢闯敢试的新举措,一张张亮眼出彩的成绩单,生动展现了浙江税务部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落实落细的信心、决心和魄力。
学用“千万工程”,
助力共富画卷常画常新
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税务部门优势?在落实《合作协议》任务要求过程中,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从“千万工程”到“浦江经验”,从“海岛标杆”到“飞地建设”,之江大地上,“山”与“海”谱写了一曲携手互助、优势互补、共同致富的动人乐章,税收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正在被生动诠释。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以点带面:推广下沉式办税服务。
为进一步延伸纳税服务触角,浙江税务部门全域打造“城区微税厅+乡镇微税点+各村网格员”下沉式办税服务体系,建立“基础业务现场辅导+简单业务就近自助办理+复杂业务远程支持”机制,办税点更多、业务范围更广的“税银驿站”、“微税站”“税小潮”智慧服务点等应运而生。农村办税缴费成本持续降低。
“村镇离城里远,过去开一张票时间都花在路上了,现在村门口就有服务站,几分钟搞定。”走进兰溪横溪镇田畈周村的“微税站”,“驿站助跑员”周德银正耐心细致地辅导村民办理开票业务。他表示,下沉式站点的设立,充分发挥了“税情蓄水池”“民意传声筒”作用。
——牵线搭桥:创新大数据助农功能。
在“中国杨梅之乡”仙居县,税务部门解决信息互联和数字端口连接难点,上线“亲农在线”平台,不仅解决了当地10多万梅农的开发票难题,还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议价能力。
一年来,浙江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主动强化“云链通”平台服务,为涉农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产销困难等问题。支持金融机构丰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推广应用农村小微企业“绿税通”,获评第四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试点开发“亲农在线”程序,整合10类涉农服务,入选全国税务系统“税务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晒成果。
——星火燎原:“接力式”结对定点帮扶。
结对在一线,情系山水间。浙江省税务局坚持“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先后选派16名优秀干部前往德清县武康街道、仙居县淡竹乡和白塔镇担任“驻村指导员”,深入一线察民情、解民忧,用帮扶“税”月绘出一幅幅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仙居林坑村的进村道路义昔线越修越好,被评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石盟垟村完成农房改造46户115间,成为新农村改造典范;上叶村入选全省首批1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31.5万元到65万元的跃升……从兴修公路、建设自来水厂、厕所革命到搭建农产品购销渠道,“穷脏差”的传统模样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荣的“绿富美”新图景。浙江税务的探路实践,正为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注入勃勃生机。
深化改革创新,
助力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之江大地风正起,钱塘江畔弄潮声。如今,改革创新引领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浙江税务系统的共识。
一年来,浙江省税务局在机制性改革上实现突破:积极推动出台《浙江省税费服务和征管保障办法》,精诚共治的税费协作格局更加稳固;推进精准监管专项改革试点,公平竞争的税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数电票顺利上线,发票电子化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率先推进电子发票全流程无纸化应用,“浙里办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创新建立共同富裕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在全国税务系统宣介推广;达成公益性捐赠票据信息共享协定,试点推广慈善信托执行人向委托人开具公益性捐赠票据,税收杠杆作用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浙江各级税务部门扎实推进税务领域共富实践探索,助力一个个“民生愿景”变成一幅幅“美丽实景”:仙居税务聚焦杨梅鲜果、深度加工、农旅融合等全产业“一件事”链接共富振兴路,助力乡村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淳安税务创新推出“飞地经济”税费协同共治新机制,打造“政府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新格局;磐安税务推出“山城办事员”特色服务,依托“党建引领+山城管事”模式,走出一条打通山区税费办理“最后一公里”的便民之路……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锚定新的历史方位,在税收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赛道上,浙江税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让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税收助力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为绘就共同富裕“之江画卷”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