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一眼就可以看到“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的标识。在这里,重庆市潼南区、四川省遂宁市的纳税人缴费人遇到税费争议和矛盾纠纷,可以“一站式”解决。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源头化解争议,解决两地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调解室负责人陈小平介绍,重庆市潼南区、四川省遂宁市税务局在深化合作中,积极探索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处理税费争议,于今年4月联合在两地的办税服务厅设立“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共派出59名税务骨干、公职律师担任调解员。调解室采用“一站式受理、分级分类处理、内部平台流转、全流程跟踪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受理调处跨省税费矛盾争议,协调解决跨省税费疑难问题,更大程度地保护纳税人缴费人的合法权益。
“请问你们为啥发信息说我有外经证未核销?我在四川的项目还在建呢,咋回事哦?”近日,某建筑企业负责人陈先生急匆匆地走进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的“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
“您别急,是这样的,遂宁市税务局查到您的公司在当地有一个外经证一直未核销,得知您在重庆,就委托我们联系您。”潼南区税务局的调解员解释道,2015年,该公司在遂宁市承包了一项工程,但没有提交工程项目结算表,因此外经证未核销。
沟通中,陈先生慢慢回想起事情原委,当时遂宁市的税务人员确实联系过他,告知工程项目发票和合同金额不一致,需现场提交工程项目结算表作为核销外经证证明。但陈先生事忙,忘记了此事,导致外经证核销成为“挂件”。陈先生说:“原业主方换了人,我现在找不到当时的结算表了,希望调解室能够帮帮我。”
“您把业主方名称给我,我们和遂宁的同事一起想办法。”随后,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调解员将该项目原业主方名称发给遂宁市税务局,联合为陈先生解决难题。遂宁市税务局调解员通过系统查询,成功联系上当时的业主单位。在遂宁市税务局调解员的协调下,1个小时后,业主方就传回了当时的工程项目结算表电子版。遂宁市税务局立即同步为陈先生办理了外经证核销。问题解决后,陈先生松了口气:“这下彻底放心了,谢谢你们。”
据统计,“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成立至今,重庆潼南、四川遂宁两地税务调解员已经联合调处了3件税费争议事项,帮助两地纳税人缴费人解决了75个跨省税费疑难问题。
今年6月底,在遂宁工作的陈女士来到遂宁市税务局“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询问:“我父亲去世了,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发信息提醒我办理个税退税,需要交资料,我工作忙也不方便回潼南,你们能否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遂宁市税务局的调解员第一时间与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联系,核实情况后了解到,陈女士的父亲去年6月意外去世,在此之前存在个税预缴税款。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在今年个税汇算期,发现陈女士的父亲可申请622.66元退税,于是通过发送个人所得税应退税人员提示短信,提醒该纳税人亲属办理退税。
核实清楚后,两地调解员向陈女士解释了相关政策,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规定,需由亲属在今年6月底前为其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并提交其亲属相关身份资料证明和情况说明。为减轻陈女士办事负担,两地税务部门商定,请陈女士将资料提交给遂宁市税务局,经税务内部流转,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远程为陈女士办理其父亲的个人所得税退税申请。几天后,陈女士就收到了这笔退税款。
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总经济师王中礼说,潼南、遂宁两地税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协作,联合两地司法、法院、人社等部门,同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衔接,更好服务两地纳税人缴费人,促进两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