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培育优质税源的路径探讨

2023年09月06日 版次:07        作者:黄彦杰

青田县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也是著名的侨乡。如何培育优质税源,增强地方财力,是山区县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国家税务总局青田县税务局按照“整体政府”理念,以实现经济税收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和经营主体培育,涵养财源、扩大税源,努力实现税收收入规模和质量提升。

培育优质税源的基本理念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解决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拓创新,优化税收服务,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扩大经营主体规模,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税源增长。

注重算好长远账、整体账,坚持培育与规范、存量与增量并重,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效,涵养优质税源增长点,推进税收收入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注重开源与节流并重,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推动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培育优质税源的现实路径探讨

巩固重点税源。培育壮大工业税源,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二次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追加投资、扩产增效。以单位要素投入效益对比,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亩均效益”领跑者。

做大建筑业税源,鼓励通过收购、兼并和招引等多种措施,增加本地特级和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强化源头把控,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评标机制,推行参与当地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企业的项目经理到场答辩制度;勘察、设计、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类别项目招标采用“评定分离”方式,依法依规选用建筑业企业。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外拓市场。

招引新增税源。建立招商引资全过程税收评估体系,对拟引进项目的税收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形成税收预期效益事前评估报告;开展项目建成投产后税收贡献跟踪评价,进行履约情况分析核查。建立招引项目税收统计制度,开展存量招引项目税收贡献评估,对未达预期项目进行整改、退出。

引入金融机构协同招商模式,加大引进优质金融机构力度,以金融创新中心开发建设为契机,积极支持引导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继续落实扶持企业上市财税优惠政策,将上市企业培育成新的税源增长点。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推进华侨基金等基金投资项目有效落地、达产。加大新电商招引力度,重点吸引国内新电商企业落户,鼓励其设立区域总部,促进新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总部经济税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适度保持一定总部经济项目税收比例,优化税收结构。按照“留住总部、培育总部、引进总部”的要求,用好“一事一议”政策,鼓励和引导现有总部企业做优做强、扎根当地,培育本土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升级成为总部企业,积极引进域外总部企业落户发展。税务部门要加强对总部企业税收征管前置辅导。

实施侨商回归行动,积极引导侨商回归,全面摸清在外的青田籍企业家底数,建立在外侨商总部企业、项目信息库,鼓励侨商人才积极牵线搭桥,提供招商信息,对促进项目落地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推进“小超市”“小宾馆”供应链总部设立和发展,争取超市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当地成立办事处或总公司,引导“小超市”“小宾馆”在当地供应链总部下单。

建立分级培育机制。逐年分批次分行业确定优质税源培育对象,通过持续培育,促进企业规模快速扩大,效益稳步提高。定期开展评选工作,按工业、服务业、其他行业分类优选培育对象。根据优质税源培育目标,确定行业培育名额。按人力资源、科研创新、财务状况、税收贡献四类指标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

防范税收收入风险。加强重大项目税收管理,加大税收征管服务力度,开展新建、在建重大投资项目纳税摸排工作,及时采集投资项目信息,分析应纳税款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征管。

加强地方税管理,开展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源摸排工作,提高部门间税收共治水平。建立重大税源监测机制,税务部门按月监测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情况,加强“亩均效益”管理,组织开展行业税收评估工作,提升市场公平性,规范企业纳税。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青田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