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过程中,牵引我们企业疾驰向前的‘车头’,就是自主创新。而汇入的税收动能,让‘车头’动力更足。”
夏末秋初,伴着阵阵清凉的海风,记者来到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的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车”)新厂区采访。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只见一排红色的焊接机器人上下左右灵活地摆动,高效地进行焊接作业。在机车总装线上,几辆蓝色的铁路机车即将完成总装,一字排开、蓄势待发,似乎只待一声长鸣,就将驰往大江南北……“在发展过程中,牵引我们企业疾驰向前的‘车头’,就是自主创新。”大连机车董事长林存增说,无论技术研发、绿色转型还是海外拓展,税收都给予了有力帮助。而随着税收动能汇入,企业“车头”动力更足。
“研发投入多,享受税收优惠也多”
大连机车始建于1899年,被誉为“机车摇篮”。从自行设计成功制造新中国第一台电传动干线货运内燃机车,到研发出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开启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新篇章……大连机车凭借自主创新,不断实现发展跨越。“我们企业研发投入多,享受税收优惠也多。仅2022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各项税收优惠的规模就达5.3亿元。”林存增说。
2021年6月25日,连接拉萨市与林芝市的拉林铁路开通运营。拉林铁路穿行于雪域高原,最高海拔达3650米,低气压、缺氧、强紫外线、风沙等严酷的高原环境,对列车的动力、稳定性等提出了高要求。大连机车研制生产的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成功克服了挑战,使得“复兴号”首登“世界屋脊”,标志着“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对31个省市区的全覆盖。
林存增介绍,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采用了电力和内燃机两种动力源,并且这两种动力源能够互联互通互控,可根据铁路线路的特点随时切换内燃、电力动力模式运行,解决了同一列车在拉林电气化铁路线和拉日非电气化铁路线混合运营的问题,保障“复兴号”在雪域高原始终具有稳定动力。
2022年3月,大连机车自主研制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在FXN3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装车运用。这款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的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举打破了我国在高速柴油机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大连机车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离不开长期的技术攻关、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以研制这款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为例,企业前后努力了10年时间,投入了高额的研发资金。“近年来,真金白银的税收支持,不仅让企业有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而且对企业增强技术创新信心形成持续激励,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研发风险挑战。”林存增说。
“政策导向清晰,指引我们向绿而行”
不久前,大连机车完成首台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的研制和生产,成功交付客户。该机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在载重2000吨的情况下续航达120公里。与传统内燃机车相比,该机车不仅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而且机车辐射噪声大幅降低,真正做到了绿色低碳环保。“近年来,国家鼓励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十分清晰,指引我们持续向绿而行。”林存增说。
研制绿色产品,是大连机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举措之一。林存增告诉记者,中车集团提出了绿色投资、绿色创新、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企业这一“6G”理念,大连机车深入贯彻该理念,从业务投资,到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再到后期服务……切实让绿色贯穿企业的全业务链条。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大连机车的新厂区不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而且处处体现出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厂区屋顶上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企业使用光伏绿电占用电总量的比例达22%,每年降碳可达1.2万吨;生产车间内,企业应用了除尘吸附技术,可以充分吸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企业建设了先进的中水处理系统,将废水处理后可循环用于厂区植物浇灌、卫生间用水等方面,循环利用率达100%……凭借一系列有效举措和良好的绿色发展成效,大连机车于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大连机车持续“向绿而行”并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国家的绿色税收政策发挥了有力促进作用。林存增告诉记者,包括环境保护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在内的绿色税收政策,在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上具有非常明确的导向,这种激励导向与中车集团提出的“6G”理念在内涵上高度一致,激励企业更加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与决心。“与此同时,购置符合条件的环保专用设备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环保税减免优惠等实实在在的绿色税惠,让我们有了更多资金用于环保投入,从而更好地践行‘6G’理念,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林存增说。
“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出海没有后顾之忧”
自1993年实现产品出口至缅甸以来,大连机车的业务已经遍布南非、新西兰、阿根廷、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日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
林存增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连机车“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海外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企业向海外出口的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发动机等铁路装备,而且包括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此同时,企业也在海外投资设厂进行技术输出,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更好满足海外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助力当地交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在涉税管理上也面临更多挑战。了解这一情况后,大连市税务部门专门针对企业的海外业务布局情况,分国别和地区详细梳理投资所在地的税收政策规定,形成完善的海外税收业务指南,供企业参考。在此基础上,大连市税务部门还安排国际税收业务骨干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海外涉税需求,帮助企业高效、妥善地处理海外涉税业务,及时防控海外涉税风险。林存增表示,这一系列贴心周到的服务举措,让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时没了“后顾之忧”,有力地保障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疾驰向前。
“我们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综合服务供应商。在税收好政策的助力和税务部门的‘护航’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强的动能、更高的时速、更优的质量奔驰向前,早日达成这一目标!”林存增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