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师和学校里的“摇钱树”

2023年09月11日 版次:05        作者:尹鹏

小时候,我在乡下一个偏僻的村庄读书,傅进民老师是村里第一任民办教师(未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他白天给孩子上课,农闲时节给成人扫盲,村里老老少少都尊敬他。

那时民办教师酬劳很低,每月只有象征性的3元钱,因此,傅老师教学之外必须种地,维持一家人生活。可是,傅老师家的地从来没有丰收过,一家人总是缺吃的。他并非不善种地,在从土里刨食的乡亲们眼里,傅老师是可靠的技术员。儿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想起心里都是痛,傅老师是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教我们学习和照顾学校那些能换钱的树上了。

我们校园里里外外种了很多花椒树、笨槐树、松树,那全是傅老师带领学生们一棵一棵种下的,我们都把这些树称为“摇钱树”。每年暑假,他会集中三两天让我们返校采摘花椒。头顶上是毒辣辣的太阳,眼前是一嘟噜一嘟噜火红的花椒,散发着浓香。屈原曾在《离骚》中把花椒作为极其美妙的香料描写,但摘花椒却是件极其不美妙的活计。花椒在一年最炎热的季节成熟,摘花椒要用手小心地从长满刺的枝条上一小簇、一小簇掐下,尽管很小心,手上还是很快就被划出深深浅浅的血道道,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花椒粒里的麻水有时会渗进伤口,那可真是疼,整条胳膊就跟被蜂子蜇了一样,火辣辣的,又疼又麻。

但花椒卖价很贵。学校的花椒很快换成了钱,傅老师就进城带回大批的画册、作文书,整整齐齐摆在讲桌上。他规定,谁功课完成得好,谁可以先借书。为了那美妙的书,我们努力学习。从书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个人叫爱迪生,他发明了数不过来的好东西;我们知道在美丽草原上生活着一对宁死也要保卫集体财产的英雄小姐妹;我们随着小兵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我们知道村庄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还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太想出去看看了!

那时,无论竞赛还是学期考试,我们的成绩在管区里总是第一名。学习之余,老师带我们搞勤工俭学,我们也学着老师,给花椒树、笨槐树施农家肥,认真培土,笨槐树上结的槐米也能卖钱。有时,我们还去山上掀蝎子。向阳的山岗上,我们掀动巨大的石板,张皇失措的小虫子在猝不及防的阳光里四散逃窜。就这样,我们跟着傅老师了解了蚱蜢、蚰蜒、蜥蜴等农村孩子该认识的一切生物的习性及分类科目,运气好时能掀出大个儿的蝎子,一个就能卖5分钱。

每年秋收后,总有几家孩子因交不起课本费要退学,傅老师就用我们平时攒的钱给孩子垫上。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有一年傅老师进城带回了一整套锣鼓铙钹,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运动会,每逢运动会,我们就拿出乐器咚咚咚敲打一会儿。又过一年我们有了篮球和排球,在学校那简陋的小操场上有了孩子们的欢笑,农闲时很多村民也来打球赛。

傅老师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一届一届教着他综合班的学生。

后来,因为正规办学,村里的小学被撤并。镇教育部门让傅老师到管区完小教学,傅老师考虑到家庭需要照顾就没去。不久国家落实民办教师政策,傅老师因此给耽误了。很多人劝他去找政府解决,傅老师却很淡然:“我老了,不给国家添负担了!”从此傅老师变成了真正的农民。

那年回老家,见到傅老师从深深的玉米地里出来,满头的白发白得刺眼,他灿烂地笑着说:“娃,听说你吃上公家饭了,看来好好读书是没错的!”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傅老师生病去世了,他的学生谁也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

《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傅老师达不到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境界,因为他太过平凡,可正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民办教师,用自己青春的光彩照亮了我们的路,带着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于我们而言,他更亲切可敬。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沂源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