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光明的人,让阴影无处容身”

2023年09月11日 版次:05        作者:李付金

今年2月,我有幸成为国家税务总局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纪检组长潘理的“学生”,这源于我们局推行的师徒结对暨“雏鹰争鸣”计划。

在蚌埠税务系统,一直有着老带新“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从走上税务工作岗位起,单位就会给新入职干部安排一位“师傅”,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思想指引。这不,自从区局开展了师徒结对暨“雏鹰争鸣”计划,单位的每位青年税务干部都与区局领导班子成员结成师徒,我有幸成了潘老师的学生。潘老师时常鼓励我做一个在工作上有志、在生活中有趣的人。

潘老师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是热爱——对工作和文学的热爱。

潘老师是个十足的文艺爱好者。2017年6月—2021年7月,潘理任安徽省怀远县杨翟郢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他在抖音有一个“大潘爱唱歌”的账号,从他分享的视频看,驻村期间,傍晚时分,怀远的文化广场上,潘老师手拿麦克风,深情高歌,他的歌声极富感染力,带着浓郁的怀旧风。他还不时和听歌的网友交流,介绍家乡蚌埠,抒发生活感悟,把美好与热情传递给陌生与熟悉的朋友。

后来我在单位内刊上读到一篇报道潘老师的文章《扶贫美了村貌 生活有了奔头》,对他的扶贫故事有了进一步了解。他还有首打油诗,让我印象深刻,寥寥几笔生动勾勒出税务人在扶贫中辛苦忙碌的生活,风趣又写实。

我在工作之余也喜欢文艺创作,喜欢结合现实生活写些诗歌散文。潘理成为我的老师后,我仿佛找到了知音,潘老师也时不时在文学创作方面引导我。

为了展现基层税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潘老师带领区局文化创建小组编印《新税文苑》,他说:“我们要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把区局税务干部近些年创作的文学作品、业务研究文章等集结成册,也是对大家的一种鼓励。”从文稿搜集、审阅、编辑、校对、排版、设计,再到付梓成书,潘老师亲力亲为。作为他的徒弟,我深受感染。

潘老师对我说:“作为税务干部,不仅要把业务干好,思想建设、文化生活也要跟上。你要时时学习,不断进步,不要放弃文学创作。”

薄薄一册小书,油墨飘香,展现了基层税务人的生活、工作以及思考,是对平凡岁月的生动记录。通过《新税文苑》,我也读到了潘老师之前发表过的诗词作品,有的意蕴厚重,抒发家国情怀;有的清新自然,描写生活趣事。在潘老师的鼓励下,我坚持阅读、写作,在媒体上发表一些文章,小有收获。

潘老师给我上的第二堂课是清廉——在生活和工作中廉洁自律,谨言慎行。

他说:“我们身穿蓝色制服,肩负‘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言行举止代表着税务形象,要清正廉洁,清而有为。”

每个月,潘老师都会为我开一堂“小灶”,给我上思政课。这堂课通常是这样的:我们面对面坐着,一对一平等地交流谈心,从生活到工作,天南海北,亦师亦友,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他会给我讲他年轻时的经历,我向他报告思想动态和工作难题。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我,经常与纳税人打交道,面临诸多诱惑,作为纪检组长的潘老师除了对我进行日常警示教育,每次还不忘叮嘱我:“做一个光明的人,让阴影无处容身。”

他还经常给我推荐风险管理方面和文艺方面的书籍,叮嘱我保持敏感,保持学习,不断进步。遇此良师,亦复何求?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