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点半,国家税务总局兰考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还没有纳税人到来。阳光洒在咨询台上,一个“老头儿”埋首在电脑前,专心看资料,头顶上稀疏半白的头发立着,透出一股犟劲儿,他是该局的税务“老兵”王喜旺。
从税41年来,王喜旺几乎干遍了税收工作的各个岗位,先后获得全省国税系统业务能手、开封市税务系统岗位能手,2017年他又选择来到距离纳税人最近的岗位——办税服务厅。
从税35年后,他选择来到办税服务厅
1982年,王喜旺怀揣税务梦,成为兰考县堌阳税务所的一名税收管理员。每天一本记账簿、一本税票,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跟着前辈同事到集市上收税。这段经历让王喜旺非常难忘,不仅让他尽快熟悉了税收业务知识,也让他喜欢上了与纳税人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
多年过去,王喜旺还经常和年轻税务干部讲起自己这段“走街串巷”的经历。“当时收税全靠人工,条件虽然艰苦,但每收上来一笔税款、解决纳税人的一个问题,就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王喜旺说,他愿意离纳税人近一点儿,只有距离近了,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积攒了一肚子业务知识,不为纳税人服务就可惜了。”2017年9月,已经从税35年的王喜旺主动从征收管理股股长的位置退下来,来到办税服务厅,扎根在服务咨询岗位上,回到了纳税人缴费人的身边。
一个小喇叭、一部电话就是这位税务“老兵”的装备。那一方咨询台前时常围满纳税人缴费人,显得有些拥挤。但王喜旺乐此不疲,时常是挂了咨询电话又应对一个个现场咨询。在办税服务厅里,他是最忙碌的人,也是纳税人缴费人眼中的咨询专家。纳税人缴费人的信任不仅来自王喜旺精湛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能用“大白话”把税费政策讲明白,总是站在纳税人缴费人的角度想问题,耐心细致地一遍遍解答。
撑起一个咨询台,教出一队“新兵”
“喜旺老师,您名字的谐音是‘希望’,这个地方就叫‘希望咨询台’吧!”久而久之,王喜旺的咨询台被纳税人缴费人称为“希望咨询台”,后来,兰考县税务局又将其命名为“希望服务站”。
“希望服务站”设在办税服务厅,王喜旺也把希望带给了更多纳税人缴费人,把税费政策和服务带到了田间地头。兰考县众村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兰考县红薯种植行业的“领头羊”,在兰考县,类似的特色产业合作社不在少数,他们都成了王喜旺的重点扶持对象。“喜旺老师每次来我们这里,总是带来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耐心教我们操作,真是带来了‘希望’。”众村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办者许红波高兴地说。
前一阵,毛古村的村民们提出网上税务申报总是学不会、记不住。为保证合作社按期申报,王喜旺带队来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为抽不开身的纳税人辅导。他还编写了专业合作社网上申报操作指引,写明注意事项,让村民们能够参照指引完成申报。“大家想啥时候学,我们就啥时候教。啥时候学会,我们啥时候结束教学。只要你们能学会,我们的工作就有意义。”面对乡亲们的感谢,王喜旺笑着说。
在王喜旺身边,不仅围着纳税人缴费人,年轻税务干部也经常“簇拥”着王喜旺。“遇到拿不准的问题,问喜旺老师准没错,他不仅能告诉你怎么做,还会给你讲为什么这样处理,政策依据是什么。”而王喜旺总是谦虚地说:“税收政策日新月异,征管改革步步推进,未来有很多新鲜事物,我还要跟你们学呢。”
现在,每周四的“希望课堂”已经成为办税服务厅青年干部的共同学习平台,每周设定一个小课题,大家共同探讨,王喜旺每次还会现场点评和答疑,这项活动已成为兰考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青年干部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在课堂上,大家不仅可以提高业务能力,还可以听王喜旺老师讲以前的税收故事,感悟这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
抱着一颗赤诚之心,从税40余年,王喜旺也将用忠诚、担当、奉献,继续书写为纳税人缴费人真诚服务的“税月”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