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税务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小河弯弯处,科创势正劲

2023年09月12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林建荣 通讯员 明铄岚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日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深圳中心城区福田的最南端,与香港的落马洲地区仅有一水之隔,得益于毗邻香港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成了深港交流合作的最前沿。

河套地区发展的背后,税收力量从未“缺席”。深圳市税务部门始终坚持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发展大图景,在落实落细税费支持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河套深港科创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在“小河弯弯”里打造“科创引擎”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这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承载了诸多深港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规划》提出,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对特定封闭区域内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规划》发布的税费政策为科创企业带来利好消息。税收优惠将直接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提升科创企业科研创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德勤香港税务合伙人、德勤华南大陆的私人客户服务主管合伙人李菲菲说。

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是第一批到河套深港合作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创业的香港青年之一。他说:“河套深港合作区区位优势独特,租金相对便宜,再叠加税收优惠政策,这对初创公司来说十分有利。”

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显扬科技创新研发提供了动能。“近年来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400万元,这为公司研发三维机器视觉设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资金,我们将这些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丁克表示。

如今,河套深港合作区高端科创资源已经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落地的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逾150个,科技创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近年来,科研人才和创业青年纷至沓来,河套合作区集聚了院士专家12名,海外归国顶尖人才50名,科研人员3000余名,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扎根河套。

为充分释放优惠政策红利,《规划》提出,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符合条件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对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

“《规划》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港澳居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在得知这项政策后,我们创业工场的港澳籍创业青年都很受鼓舞。相信在税收优惠政策加持下,他们在河套创业将更有信心、更有动力。”丁克说。

在支持企业发展中税务“向前一步”

企业全生命周期大都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四个阶段,深圳市各职能部门针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深圳市税务局密切关注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状况,采取“向前一步”的陪伴式服务模式,及时化解企业成长的烦恼。

该局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成立时间、行业特点、财务指标等,利用税收大数据按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精准画像”和“全面体检”,构建起意见常态收集、税企共同成长、问题快速解决的税费服务新模式,推动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涉税难题。

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沈为娟说:“在公司成长过程中,税务部门为我们提供了政策解读、线上线下辅导、涉税疑难答疑等一对一服务,及时回应和快速协调解决我们的个性化诉求。”

深圳市税务局还组建“税务+企业”专项讲师团,设立“税务开放体验日”,为港人港企、外籍人士定制个性化课程;推出“福上门”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预约上门,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税务辅导,变“群众来办理”为“主动去服务”。

此外,优质的税务服务还走进了河套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以前办税总是要来回跑,现在河套‘e站通’里就有办税点,涉税事项审批基本都能‘网上办’‘掌上办’。”目睹了近年来河套合作区内纳税服务的变化,沈为娟深有感触。

据悉,深圳市税务局在河套合作区设置税务自助终端,通过“自助办+远程办”打造便捷高效“微税厅”,提供电子税务局、远程办、发票自助代开、发票自助领用等服务,为河套合作区内企业及人员打造“15分钟办税服务圈”,实现税费业务“一厅通办”。

在机制衔接“软联通”中贡献税收智慧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把深港两种制度“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为此,深圳税务部门在推动深港税收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上积极贡献税收智慧。

“社保费‘湾区通’跨境支付大大便利了我们在深居住工作的香港人士,方便了我们跨境社保缴费,实现跨境社保缴费家里办、掌上办、港币办,也吸引了更多港籍青年来深学习、就业、生活。”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港籍员工谢灏源说。为了让更多港人在深圳安居乐业,深圳税务部门上线社保费“湾区通”跨境支付项目,打通了社保费跨境缴纳的支付环节,实现社保缴纳全流程跨境办,推动深港两地社保缴费制度更好衔接。

在大联通、大发展的道路上,深圳市税务局主动发挥和拓展提升职能作用,积极贡献税收智慧。该局完善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流程,建立大湾区税收协定协作管理机制,推出跨境复杂涉税事项联合事先裁定服务,提升税费政策确定性;与广东省税务局、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办协作,建立区域税收执法标准协作机制;与河套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合作,统一规范税务行政裁量基准、税费政策执行口径、征管服务标准和政策咨询流程,等等。

深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税务部门将紧扣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税务所能,聚焦大湾区税收制度机制衔接,推进纳税缴费便利化改革,推动税收现代化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