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浙江省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321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出口2837.2亿元,同比增长16.1%。一直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链接着经营超210万种商品的中外商户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每年来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0万人次,外资经营主体培育已成为义乌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义乌市实施《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外资经营主体加速增长。国家税务总局义乌市税务局聚焦外商群体,提升涉税服务质效,为推动涉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力量。
退税加速为企纾困
在义乌,有1.5万名常驻外商,外资经营主体8000余户,浙江盈帆贸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从事五金、电动工具等产品进出口的贸易企业,产品远销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是来自约旦的商人穆德。
“2002年,我从约旦来到义乌创业,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在这里扎下了根。”穆德介绍说,“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将中国的五金产品出口到海外销售,后来我开始组建研发设计团队,创建自己的品牌,并通过国内的合作厂家进行生产,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口碑让我们的自有品牌很快就在中东市场走红。如今,我们每年都要对外出口几千个集装箱。”
“税务部门总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送来帮助,现在办理出口退税的效率也特别高。前两天,我提交了300多万元的退税申请,第二天退税款就到账了,缓解了我们资金周转的压力。”穆德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出口退税服务质效,义乌市税务局推行出口退税单证备案便利化改革,推出无纸化、数字化、个性化三种单证备案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安全快速地办理出口退税。同时,为了让外商群体在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时享受和本国居民同样的便捷服务,义乌市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和双语人才整理制作了外文版退税业务指引和流程图,帮助外商快享退税服务。
“蓝雁”开麦传政策
“如果在金华市范围内没有自有住房,而是租房居住,可以按每个月1100元的标准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进行扣除……”在全国首个国际税收服务点——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的会议室里,税务干部正在给“蓝雁”团队的外商成员开展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培训。
在办理涉税业务时,外商群体往往面临着语言沟通障碍。义乌市税务局组织精通外语的青年业务骨干、了解税收政策的外商、涉税中介机构等多方力量,创办了“蓝雁”税收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外商的联络作用,让税收宣传打破语言和文化的界限。
朴圣珍是一名在义韩商,热心志愿活动的他是“蓝雁”团队第一批成员。在他的牵线下,“蓝雁”团队走进义乌韩国商会举办了出口贸易税收政策解读会。“在义乌的不少韩商都是从事出口贸易的,由于语言的问题,他们对政策往往一知半解。”朴圣珍说,“税务干部专门来解读政策,既权威又专业,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在活动现场,朴圣珍作为“蓝雁”团队成员,还主动承担了翻译工作。
目前,“蓝雁”团队一共有25名外商成员,分别来自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11个国家和地区。
“三三智检”防风险
在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对外贸易中,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新业态的发展对税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手段升级也加大了监管难度,如何引导外贸企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调研和数据分析,义乌市税务局开展出口企业“三三智检”健康评价体系建设,以推行网格管理、强化数字赋能为重点,着力构建以“数据集成+信用评价+提醒纠错+依法查处”的出口企业健康评价管理模式,实现无风险不打扰、有风险早提醒、高风险强监管,帮助出口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精准防范打击恶意虚开骗税等违法行为。
义乌某外商独资出口企业在申请出口退税时,“三三智检”健康评价系统通过数据模型比对,提示该企业存在风险点,税务人员立即上门对企业情况进行确认,最终发现企业存在“出口报关早,进项发票取得晚,时间跨度较大”的情况,存在一定涉税风险。税务人员与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了解具体情况,随后为其进行全面辅导,督促其及时开具进项和出口发票,做好成本核算,排除涉税风险。
据介绍,“三三智检”健康评价体系目前正在浙江全省试运行,对近12万户出口企业进行健康评价。自试运行以来,已对45万余笔出口业务进行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