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来到马来西亚已半年有余,我所在的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位于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的沙巴州。哥打基纳巴卢旧称亚庇市,是沙巴州的首府,当地人称其为“KK”。
半年来,因为工作繁重,车技略逊,我很少带孩子外出游玩。正好前几日孩子开学需要采买文具,我顺便带孩子到当地一家商场的游乐场中狂欢了一小时。游玩结束结账时,我多看了一眼票据,上面除了价款,还醒目地标有“SST:0”的字样。在票据上,价格附近如果有别的数字出现,大概率就是税款了。职业的敏感让我忍不住想去了解一下这位“SST朋友”。
只因多看了那一眼,我就开启了一次SST调研之旅。SST是什么?它是“Sales & Service Tax”的首字母缩写,即销售和服务税。根据马来西亚《2018年销售税法案》与《2018年服务税法案》,销售税是对各种商品征收的税,服务税则对应税服务征收的税。
说起来,这两个税种在马来西亚的前世今生也颇为曲折。2015年4月1日,马来西亚实施《消费税法案》,开征消费税取代原有的销售和服务税。该法案规定,除少数属于免征和零税率的项目之外,对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征收税率为6%的消费税。然而,2018年9月1日起,马来西亚政府又取消征收消费税,恢复了原来征收的销售和服务税。
如此看来,游乐场提供的应该是销售和服务税的应税服务了,因为未达到政府规定的注册门槛,所以销售和服务税应缴金额为0。
服务税搞明白了,但还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销售税。于是,我又开始了对销售税的调研。
马来西亚现行销售税从2018年9月1日起实施,销售税对所有在马来西亚制造并在本地销售、自己使用或处置的产品和进口(除可免税商品外)商品单环节征收,税率是5%或10%。石油行业产品的销售税采取特殊税率,部分货物可以免征销售税。销售税的纳税人是制造应税商品并且在12个月内应税商品总销售额超过50万林吉特(1美元约合4.6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注册制造商,征税范围适用于整个马来西亚,但是不包括指定地区(纳闽、兰卡威和刁曼)和特殊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马来西亚国会通过2022年销售税(修订)法案,作出自2023年1月1日起对价格低于500林吉特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销售税的决定。随后,马来西亚皇家海关总署于2023年1月9日发出新指引,改于2023年4月开始对低价值进口商品征收销售税,为合格的进口贸易商留出足够时间在海关总署的系统完成登记。但日前马来西亚皇家海关总署又宣布,原定于今年4月1日起实行的该政策延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一波三折的低价值进口商品销售税一拖再拖。
马来西亚当前实施的销售税遭到最主要的质疑是销售税会影响财政收入。今年3月初,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玛斯兰说,取消消费税,政府减少了250亿林吉特的税收收入。
早在2019年10月,马来西亚民主与经济研究所经济和商业研究经理刘正洲就指出,销售税收入不足以弥补政府财政开支。他解释道,从目前马来西亚经济情况来看,征收消费税的需求实际存在。而且就税收征管而言,相较于销售税,消费税能够减少偷漏税,因为消费税的征收程序更加简单和透明。拉曼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黄锦荣认为,防止销售与服务税偷漏税至关重要,该项工作做到位,可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销售和服务税取代消费税致使政府税收收入减少,意味着民众税收负担有所减轻,但从马来西亚民众的反应来看,他们好像并不买账。
“消费税是一项公平的税种,许多国家都采用了消费税制度。无端废除消费税,重新征收销售和服务税,不仅会导致物价上涨而且税制也更不透明。”“当重征销售和服务税后,就会马上发现,速食店、咖啡厅、服装店里的东西更贵了。”在视频平台油管(YouTube)上,相关视频下关于当年消费税改征销售和服务税引发的评论依然可见。尤其当今年年初宣布对低价值进口商品开征销售税时,关于“物价是否会上涨,民众负担是否会增加”的讨论在马来西亚网络上一时形成热潮。
由此看来,销售税无论从政府还是纳税人角度看都存在争议。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对低价值进口商品开征10%的销售税的政策落地一再难产。
一张票据让我和马来西亚销售和服务税有了一次“邂逅”。忙了大半夜,疲而不倦,清晨醒来时,隔窗远望,里卡士湾畔的海平面像刚被拉下来的幕布,洒脱的褶皱间荡漾着青山远黛的低眸,朝烟霭霭,含情脉脉,氤氲间那一缕微微泛起的霞光,会不会是神山上姑娘羞红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