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面积4%左右的土地上,云南蕴藏了全国约20%的绿色能源。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云南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全力发展水电、风电等绿色清洁能源。云南省税务部门推出一系列便民办税举措,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云南省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电力结构以水电为主。据统计,2022年水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82.06%,水力发电对于地区电网的调峰、调频和调压作用日趋明显。地处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州麻栗坡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辖曼棍发电厂、天生桥电站等水电站,拥有15项实用新型专利,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是当地重要的电力来源。
今年上半年,降雨量不足导致上游来水较少,发电量大幅减少,加之企业投入不断增加,双重压力下,该公司不得不暂时停止技术研发。就在公司发展受阻时,当地税务部门及时跟进,确保公司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今年前3个季度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0万元,坚定了我们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发电效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信心。”公司法定代表人邓登奇说。
围绕辖区内水电企业规模特点、运行特点和不同需求,云南各地税务部门推出多项便民办税举措,让企业发展“顺水而行”。
文山州马关县棉花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水力发电的龙头单位,年发电量可达9000多万千瓦时,年产值高达2256万元。当地税务部门通过开展“云税课堂”线上直播活动,现场互动答疑解惑,从“面对面”辅导到“屏对屏”解读,税费新政及时送达企业。
“无论税收政策怎么更新变动,我们都能及时掌握,优惠政策云直播覆盖面广、效果好、高效便捷。”公司负责人张艺漫说。
云南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
在绵延起伏的山脉间,一座座雪白的风机高耸屹立,不断将“云上山风”转化为清洁电能。大唐丘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设在平均海拔2200米的山区,总机位数177个,装机总容量为88万千瓦,是云南省“8+3”新能源项目之一和“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之一。
由于项目建设初期投资成本较大,资金流转较为困难,项目推进缓慢。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展“一企一策”靶向宣传,精准推送税惠政策。“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可靠的新能源,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中少不了税收政策的助力。”大唐丘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黄海容说,“公司享受到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今年前3个季度减免税费额近880万元,有了这些税惠红利的支持,相信我们的大风车一定能源源不断地‘转’出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