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干部、教师、学生共同成就优秀课题

2023年09月13日 版次:08        作者:朱为群

今年,上海财经大学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联合开展以应用型税务课题为对象的“鑫税研”项目,在税务硕士培养、教学方式创新和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鑫税研”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将税务硕士专业课程教学与税务局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开课前,税务局干部和课程负责人通过多次沟通确定了10个调研课题,学生按课题组自由组合成20个研讨小组,由税务部门对应科室的科长担任课题组组长,校内专业教师配合指导。开学后,在学校规定的11周教学时间内,先由课题组长为学生选择课题提供帮助,学生按各自选择的专题分组进行开题报告;后续的每周内,由税务局组织安排实地调研并邀请金融机构专家讲解、学生进行中期调研报告、双方导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期末结题报告并评选出6个优秀课题。课程结束后,税务部门组织“鑫税研”课题优秀成果汇报会,邀请上海市税务局及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参加评审。此项活动得到了我校校友企业的支持和定向赞助,参与同学还获得了不同金额的现金资助。

“鑫税研”项目形成的20份有关金融税收政策与管理的高质量调研报告,是税校双方共同智慧的结晶。其中《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制度构建》《金融行业税务执法资源错配风险研究》和《上海市银行业专营机构税源潜力分析》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专项政策建议,有的已转化为工作建议正在推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新案例,而且为税务硕士人才的联合培养开辟了新路径,也将为税收工作的新发展和国家财税政策制度的完善作出新贡献。

作为“鑫税研”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我对税校合作体会颇深。首先,提前谋划,动态调整。由于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项目从开始谋划到最终完成,都是在双方紧密合作、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中实施的。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交流确定“一个题目两个小组”的模式,根据调研需要设计了从开题、中期报告到结题报告的三阶段“课堂研讨+外出调研”的合作方式。根据项目初步成果和良好反馈,签署了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市税务局的党建联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充分调动税务部门课题组组长、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课题组组长为学生提供课题的实际操作知识和背景材料,学校专业教师为学生确定研究重点和思路提供指导,课题组内同学互相合作和分工,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形成最终的调研成果。

最后,做好教学管理和实践保障。“鑫税研”项目涉及两个班级、80多名学生、20个小组、8位税务局课题组组长、8位校内专业教师。为了提高组织协调效率,项目由课程负责人统一指挥,每个班配置一位课代表、每个组设一位组长,学院办公室配合落实相关事务工作。这些工作机制的良好运行,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税务硕士项目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