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在征管中的应用

2023年09月20日 版次:06        作者:党晓杰

近期,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施行。人工智能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就税收征管领域而言,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采取自动化、智能化的业务处理模式,将大幅提高业务办理、风险防控、需求响应等工作的效率,促使税收决策、管理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在税收征管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模型及业务场景等要素条件必不可少。税收大数据是基础。只有对海量数据进行归集分析,人工智能才能知道“是什么”“怎么办”。算法模型是核心。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包括搜索求解、逻辑与推理、监督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应围绕业务处理、风险识别和分析、决策等领域的不同需求建立算法模型。应用场景是关键。发挥人工智能价值,需清晰了解其适用的特定领域,并明确应用场景边界,比如税收征管领域的业务处理、征纳互动、风险防控等场景。

加快人工智能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一是制定规划,设计应用蓝图。围绕大数据、算法模型、业务场景等要素条件进行统筹规划,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积极稳妥地推进。二是以点带面,扩大应用范围。先在业务处理、征纳互动、风险防控等业务场景中,重点围绕智能办理、智能咨询、智能申报、政策匹配推送等事项展开初步应用,验证技术可行性,待取得成效后,再向纵深拓展。三是以工代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税务部门可以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及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或通过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建设,选拔培养既掌握业务又了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副处长,第六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