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郝岩就和税务部门有过一次“亲密接触”。那年全国税收宣传月,他受邀参加大连市地税局举办的税宣活动,对参观有奖发票摇奖直播间印象深刻。
他说,当时看到开奖很正规,现场不光有公证处的人员,还有市民代表,程序一丝不苟。他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不光餐饮发票可以参与摇奖,交学费、洗桑拿等开具个人名头的正规发票,都有中奖的机会。从那以后,他养成了开发票的习惯。他认为,开发票不仅能帮助督促商家诚信纳税,而且发票还是消费凭证,对自身权益也有保障作用。
“纳税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税收优惠,有时还能获得‘意外惊喜’。”今年4月,郝岩通过手机APP完成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收到一笔退税款,让他很是高兴。郝岩开有工作室,他说虽然自己的工作室目前还没达到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但身边同学朋友开的公司不少都享受过税惠红利,大家经常会在一起交流。郝岩认为,国家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企业和个人诚信纳税,是“双向奔赴”。
这些年来,郝岩创作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作品。谈及税收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创作,他说,这是一个富矿,因为这类题材现有的优秀作品不多。对创作者来说,能够挖掘的资源非常多,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创作出让读者和观众耳目一新的好作品。
同时郝岩也认为,税收领域专业性强,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素材,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尤其是塑造税务人的角色,首先还是要多关注个体人的情感,然后才是他的职业等社会属性,不能刻板、矫情或者扁平化,否则人物就立不住。
谈到税务领域写作爱好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郝岩建议大家一定要多读书,然后要体验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我多年从事编剧工作,一个深刻的体验就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你要写一个剧,不把生活吃透,肯定写不下去。而且‘码’出来的字还要让人认可,没有真本事,很难。”郝岩说,尤其年轻人还是要多读书、多积累,不着急写。现在知识积累的渠道很多,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也可以多看一些好的影视作品,看看这些作品为什么能成功,要沉下心来,边学习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