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共组织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4873亿元,活动场次、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历届新高。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2022年双方贸易额9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比2013年的4436亿美元扩大了1.2倍。截至2023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
本文以广西与东盟经贸发展情况为例,探讨税收在助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RCEP生效后为广西发展带来机遇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互补,助力企业成本下降。RCEP在区域内实施原产地累积规则,促进区域内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互补,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如工程机械相关零部件进口关税从5.4%降至4.8%,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节省零部件进口关税成本120余万元。广西铁砂矿等资源类产品整体进口价格同比降低25%。成本降低红利也向下游传导,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2022年广西制造业企业的钢材采购平均价同比下降了514元/吨。
优势产品出口扩大,助力企业“乘风出海”。RCEP给“重工型”“特色型”产品出口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重工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尽管2022年汽车及其零部件、钢材、化工等广西重工业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广西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仅约为7.3%,但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有长期需求,随着RCEP关税减让政策逐步落实,这些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另一方面,“特色型”产品迎来新机遇。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为广西螺蛳粉、六堡茶、茉莉花茶、两面针牙膏等“特色型”产品出海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袋装螺蛳粉2022年出口总计货值约8300万元。
区域投资合作优势明显,助力“走出去”“引进来”。RCEP区域内投资发展环境更稳定、开放、便利。2022年,广西吸引成员国实际投资额逆势增长456.1%,RCEP成员国国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次、人均申报金额分别同比增长47.53%、2.3%。广西迎来了吸引投资、人才发展机遇。由于产品重合度较低,且具备相对成熟工业体系和价格优势,广西汽车、机械、钢铁、建筑等行业已经走进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初在泰国成立子公司,并通过签署战略协议的形式不断整合海外营销、制造、物流服务等资源,全面打通工程机械海外产业链,在RCEP区域内实现了业务全覆盖。
地区税收协调合作加强,助力地方优势凸显。凭借区位相邻、双向投资与贸易多等优势,广西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层面税收协调合作;同时,广西具备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度优势,可以对特定主体的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进行减免。
RCEP生效后广西企业面临的挑战
产业竞争更加激烈。RCEP生效后,龙眼、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的关税降为零,糖浆的关税税率在几年内将降至0%—5%,广西涉农产业将遭受东南亚等国的直接冲击。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也面临日韩企业挤压的问题,如广西在机械、汽车等行业方面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不具竞争优势。
部分产业出现转移。RCEP域内投资更加便利,东盟国家具备劳动力廉价、产业政策更加优惠等有利因素,造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资本出现转移现象。如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冠捷显示科技(北海)有限公司部分生产线已转移至东盟国家。
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在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据企业反映,在RCEP成员国设立子公司需要向商务等多个部门提交审批手续,时间跨度较长,流程较为烦琐,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增加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物流成本方面,广西北部湾港目前航线主要为东南亚近洋服务,对于其他航线覆盖较为薄弱,有些出口产品只能舍近求远走广东港口出口,增加了时间及费用。
企业汇兑风险增加。美元、东南亚货币仍是RCEP区域内贸易的主要货币,企业结算时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失风险较高。如广西某公司2021年因印尼盾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造成近200万元汇兑损失;2022年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造成逾2000万元汇兑损失。
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发展
做强优势产业,激励科技创新。一是扩大优势产品出口份额。大力发展电子通信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发挥广西机械、汽车等产业优势,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助力企业走进东南亚市场。二是加大研发奖补力度,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建议通过提高研发奖补等形式,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和培育,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发挥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一是聚焦边海优势,锻造产业长板。建议以RCEP生效为契机,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围绕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广西,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释放税收红利,吸引外来投资。三是发展跨境电商,增强发展动能。鼓励企业通过收购RCEP成员国营销网络或新建营销网络等方式,组建海外营销中心。建立跨境电商物流合作联盟,完善海外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全面推行“极简审批”制度,强化系统集成及流程精简,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建设RCEP高能级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RCEP工商界合作机制,推动广西成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原产地证明签发、出口退税、境外投资等“一站式”服务。加强区域间税收调解、仲裁或情报交换、经验交流等方面合作,服务企业“走出去”。
健全人民币结算机制,化解货币风险。通过采用海外代付、增加人民币出口信用证等多种结算工具或推出人民币结算优惠政策,鼓励RCEP成员国使用人民币结算,化解对外贸易风险,减少汇兑损失。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柳州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