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促进新型工业化的税收实践

2023年10月11日 版次:05        作者:孙鲲鹏

从国际实践来看,税收政策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个国家重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创业活动,引导企业绿色转型,鼓励核心企业在当地布局,推动新经济相关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作为工业化范畴之一,新型工业化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当前,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背景下,多个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新经济发展战略,这些战略与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导向和内涵具有相通性,而且税收政策在其中往往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各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实践

各国推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内涵相符,总体来看体现如下导向:

以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大力促进数实融合。进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成为新的效率源泉,这是当前新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的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重要特点。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数据要素的开发和利用,致力于推进实体产业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例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提出建设高速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条件。美国的“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重视保持美国包括半导体在内的数字产业的领导地位。韩国提出智能制造计划,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以生态环保为新的约束条件,强调走绿色发展道路。伴随全球变暖等气候挑战,国际社会对环保愈加关切,生态环保约束更强是新型工业化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外在条件。例如德国“工业4.0计划”中有大量内容涉及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德国还推出了能源转型政策,旨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瑞典等北欧国家一直以其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而著称,瑞典大力支持绿色技术和创新,鼓励企业开发和采用环保技术,并对制造业企业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以“平台化+细分工”为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关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平台化组织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分工更加向着细致和深入的方向演进,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更强,尤其是对市场关联广的各种平台的依赖更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更为重要。其他国家推进新产业发展的同时,往往十分重视平台的建设和产业链的安全。例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计划强调由政府参与制定相关技术路线图,重视先进的产业链在美国本土的布局,并强调本国企业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和控制。

各国促进新型工业化的税收举措

梳理各国推进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税收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重视”。

重视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尤其是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相关的研发活动。例如美国通过研发支出税收抵免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并为企业提供设备折旧的税收优惠,数字化新型设备投入往往能享受当年立即扣除、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这些政策都有助于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促进数实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德国通过研发费用优惠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同时,通过减税和税收优惠,引导和鼓励制造业企业投资“工业4.0计划”相关的产业领域和设备生产。

重视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和能源转型。实施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方式,也可以促进环保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的生产,间接降低企业绿色生产的成本。例如德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能源转型,对从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企业实行专门税收优惠。美国通过税收激励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业发展,企业从事可再生能源项目或采用节能技术可以获得税收抵免、税收退还等优惠。

重视引导核心企业在当地布局。为促进制造业回流和本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半导体等先进企业,在美设厂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日本存在特别计税制度,为特定产业链或关键行业的企业提供降低法定税率、设备投资抵免、海外子公司利润汇回等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在本国建立关键生产设施,保持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重视对创业活动的税收支持。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活跃的创业活动。多个国家从促进创业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有对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直接税收优惠,例如,美国创业者在出售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股权时可以享受推迟纳税或更低的税率,这有助于从创业收益变现的角度鼓励创业创新;也有对创新孵化器等机构的税收减免,例如美国联邦和州层面对创新孵化器出台了办公场所装修费用加速折旧、设备投资抵免、投资孵化器内初创企业的股权抵免、员工培训费用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

重视推动新经济相关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由于更强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更高的环保成本约束,新经济相关产业在发展初期可能不具有竞争优势,往往需借助税收优惠政策维持国际竞争力。例如欧盟日前通过了碳关税实施细节,碳关税的实施将增加高耗能产品进入欧盟的成本,从而保护欧盟本地的绿色产品和绿色生态生产企业。再如,为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双支柱”方案,在多边共识基础上统一确定跨国企业所得税的共同税基与全球最低税率标准,这一方案对缓解国际数字服务巨头冲击、保护数字服务产业的良性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用好税收政策助推新型工业化

税收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既可以在微观层面影响企业生产技术选择,也可以在中观层面引导产业布局,还可以在宏观层面塑造国际竞争格局。应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工具作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一是在企业层面进一步利用差别化税率设计和多层次税收优惠,引导企业采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加强创新激励型税制和绿色税制政策顶层设计。二是在产业层面更好利用税收政策,扶持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发展。随着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在我国经济循环中的重要性也在调整变化,应探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行业选择与各个时期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政策口径相结合的机制,使得产业发展与税收支持动态联动,保护我国产业安全。三是在国际层面重视前瞻研究,跟踪碳关税和数字税等其他国家政策进展,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制定和调整,推动共建更加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更加有利于公平有序竞争的国际税收营商环境。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