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湘西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

2023年10月11日 版次:07        作者:李景伟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湘西,跑好乡村振兴“第一棒”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税收服务、政策助力、产业赋能等方面助力湘西乡村振兴。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基层税务部门应做好“以税辅政”工作,当好参谋。主动对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税费种和区域特征入手,进一步用活“税数据”,做精“税分析”,当好“税参谋”,全面分析思考相关经济活动,研究谋划税收助力乡村振兴政策。

做好乡村振兴的坚强后盾,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安排,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坚持乡村振兴“一把手”工程定位,自觉做到“三个主动”,即主动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主动调研走访,靠前指挥,做好统筹协调;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争取党政部门支持,接受地方考核,切实担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力量。湘西税务部门派出31支驻村工作队,816名税务干部与2887户村民结对,巩固驻村工作常态化机制,明确帮扶责任清单,定期走访困难结对户,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优势,持续做实税费帮扶,探索构建职能帮扶、政策帮扶、纾困帮扶于一体的“大帮扶”机制,让乡村得到实实在在的税务支持。

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巩固和加快释放税费优惠政策效能,确保“税费红包”直接“落袋”乡村振兴领域,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用税费收入的“减法”换取乡村振兴的“加法”,为相关产业发展增添动能。

防止稳定脱贫户和特困人员规模性返贫,聚焦因病因残返贫这个最大变量,依托各级党委政府,协调医保、残联、财政等部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整合资源、下沉力量和提升效能,做实医保、社保、残保等全覆盖。近两年,湘西州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蝉联湖南省第一,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应缴尽缴。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应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着眼于地方产业大局,聚焦乡村特色产业路子,精准发力优服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精确分析助力产业补链。组建税务专家团队,围绕优势产业链企业跟踪服务,运用税收分析,为资源禀赋相配的乡村牵线搭桥。用优势产业链孵化小微企业,如酒鬼公司带动陶瓷加工和纸盒包装,制药公司带动中药种植,为优势产业链补链增链,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找准优势助力产业升级。用好湘西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精心制作“文旅+”税费政策“服务包”,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服务业的“三产”融合,如茶叶旅游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文传茶”的正向效应,构筑起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

紧盯特色助力产业提质。配合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决策,大力支持绿色食品、酒业、文旅等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创新政策服务方式,通过政策快享、信贷惠农、消费助农等方式,不断增强税收对推动乡村产业提质的导向及扶持作用,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推进湘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