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近期,各地税务部门持续加强税收大数据分析应用,取得一系列成效。比如,山东税务部门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不畅问题,1月—8月累计检索匹配促成941个项目落地;广东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与当地生态环境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有效破解了环保税的“申报难”和“管理难”。
从助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到帮助企业进行产供销对接,再到形成高质量税收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近年来,税收大数据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发挥的价值越来越大。各地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时效性强、覆盖面广、颗粒度细等优势,及时解决税收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有益的经验。
——有助于更好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关心事”。从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税务局调查研究情况看,能否高效、顺畅、充分地享受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是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关心事”。税收大数据与千千万万的经营主体直接“关联”,通过汇集数据、构建模型、智能分析,为纳税人缴费人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立体“画像”,可以实现高精度“政策找人”,保障税惠红利直达快享。以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例,兰州市税务局通过智能分析、精准“画像”,迅速从全市3.3万户纳税人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8996户,并生成享受优惠政策企业清册,一站式精准推送给企业。与此同时,兰州市税务局建立“流程提速+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快退税审核速度,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收到真金白银。通过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提升了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的速度、准度、温度,打消了纳税人缴费人对享受税费红利不顺畅不及时的担忧。
——有助于更好解决税收共治中的“难心事”。通过拓展数据多元应用,建立包括税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等在内的“大数据+”共治模式,有助于更好推进精诚共治,提升税收治理效能。在这方面,兰州市税务局不仅提请市政府成立房地产行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方案》《房地产项目税收管理信息提取需求清单》,而且与市财政部门联合制定《税收协同征管实施方案》,与市法院签订民间借贷涉税事项合作协议,与市检察院建立涉税国有资产税检协作机制,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经济数据和法、检两院涉税案源数据高效地汇聚和共享,通过对跨部门多方数据的清分、整理、归集、提炼和总结,形成了反映税收态势及经济运行情况的有效工具。
借助多维数据,一些税收共治中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兰州市税务局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缴纳环保税为切入点,充分获取环保监测数据,通过实地调研、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和测算验证等,对企业“绿色主体税种”申报缴纳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搭建多税种联合比对分析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月—8月,兰州市相关企业缴纳“绿色主体税种”税款10.42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环境保护税入库2018万元,同比增长10.15%。
再比如,兰州市税务局加强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基于从市场监管部门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源,建立了“一户一档”数据库,通过税收数据和市场监管数据的相互比对、验证分析,解决了自然人股权交易税收监管难点,实现了全市自然人股权变更业务信息网上提交、风险网上审核、纳税网上申报、实时反馈查验结果的“一站式”服务。数据显示,建立“一户一档”数据库和强化数据分析以来,兰州市自然人股权变更纳税申报笔数同比增长67%。
——有助于更好为基层税务干部做好“暖心事”。针对如何更好地为基层减负这一问题,兰州市税务局在调查研究中充分收集广大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并基于此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对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持续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例如,兰州市税务局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内控监督平台抽取的疑点数据分析,发现基层税务分局(所)的人力资源紧张,一线干部负担较重,导致出现政策推送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兰州市税务局指导基层税务分局(所)建立了“1+2+N”模式,即分管局领导主抓,业务股室和分局主要负责人主责,党员和业务骨干团队攻坚,从而让基层一线干部有更多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政策落实和征管服务中,有效释放了人力资源潜能。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