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套一层的蒸笼,装着一个又一个小碗菜,蒸汽升腾,食材的香味随之弥漫。在被誉为“中国蒸菜之乡”的湖南省浏阳市,素来有“无菜不蒸,无蒸不香”的说法,柴火香干、蒸火焙鱼、蒸腊肠……都是极具浏阳特色的蒸菜美食。
近几年,浏阳蒸菜行业初步完成工艺、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借着物流技术的东风,开始大规模走出浏阳、誉满湘楚、迈向全国。浏阳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为蒸菜企业制定“税务帮扶计划”,点对点精准施策,助力打造独具一格的浏阳美食名片。数据显示,浏阳市内有蒸菜类餐饮店3500多家,年营业额达37亿元。放眼全国,浏阳蒸菜门店接近2万家,年营业额超22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通过“湘税通”平台、税企微信群等载体,当地税务部门向辖区内的3000余户蒸菜类餐饮店推送各类税惠政策1.2万条,开展视频咨询辅导600余户次。
“传统美食要占据现代市场,除了充分发扬其民俗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满足大众对于食材、工艺品质的需求。”浏阳蒸菜产业协会会长、“蒸浏记”创始人彭成说。他坦言,过去的浏阳蒸菜多以夫妻店形式经营,一口蒸锅、一个蒸笼,有品类、无品牌,难成规模。改变“单打独斗”模式,打通厨房到餐桌的生产链,成为当地扶持蒸菜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3年来,浏阳市政府在营销推广、标准制定、龙头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蒸菜产业做大做强。浏阳市税务局紧跟步伐,在减税退税、政策辅导、发票服务等方面,给予行业大力支持。
“2022年以来,我们享受各项税费减免14万余元,这些省下来的资金大部分用来采购优质大米、蔬菜,优化工艺流程,保障中央厨房的菜品质量。”彭成介绍,依托位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000平方米中央厨房,通过“生鲜、冷链、日配、到店、100%菜品集配”供应模式,企业基本实现“现做式标准化”,可完成全国200多家门店的配送。
拆开包装,将火焙鱼装碗,铺上调好的配菜,放至蒸锅蒸上30分钟,一道经典的手撕火焙鱼便可端上餐桌。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免洗免切又能保持正宗口味的预制蒸菜,成为许多消费者的用餐选择,也由此催生出众多爆款菜品。
湖南新聪厨食品有限公司称得上是湖南预制菜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唐步聪介绍,公司现有6条预制菜生产线,2022年产值达3.5亿元,其中,梅菜扣肉、湘西外婆菜两个爆款更是实现单品超亿元的业绩。
看着报表上一串串喜人的数字,唐步聪由衷感慨公司发展的不易:“作为最早步入预制菜领域的企业,初期研发和设备改良等资金投入巨大,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起到了纾困解难的作用,税费红利直接推动了校企研发合作。”
浏阳不仅有蒸菜,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推动旅游与蒸菜的“双向奔赴”,以浏水蒸香、田小狗为代表的蒸菜文创店既是探索者,也是受益者。走上浏水蒸香文旅创意店二楼,便能看到花炮、浏阳河、菊花石、油纸伞等浏阳本土民俗文化展品,一步一景,浏阳蒸菜融入其中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俗画卷。“为了展现‘老浏阳’特色,我们3次给店内环境升级。税惠‘大礼包’刚好用在了‘刀刃’上。”浏水蒸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鲁承伟说,税务部门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对建账管理、发票管理等疑难问题上门辅导讲解,智能办税缴费、网上申领发票等服务也让公司在业务办理上更加便利。浏水蒸香文旅创意店入选了浏阳市“十佳夜间经济示范点”,税费优惠也在引导企业作出高质量发展的选择。
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老字号——长沙何爹浏阳蒸菜有限公司。前几年,受疫情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影响,公司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境,浏阳税务部门成立“七彩志愿政策帮扶”团队,根据企业需求,通过电话、电子税务局和“面对面”辅导等方式,多渠道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我们今年享受到小微企业各项税费减免3万余元,准备着手推进菜品的提质升级工程。”何爹浏阳蒸菜的负责人何远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