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税务部门紧紧抓住产业链“牛鼻子”,构建“补链、延链、建链、强链”的税收服务矩阵,持续加大对“链主”企业支持力度。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首批确定的20家“链主”企业之一。今年前三个季度,在大同税务部门帮助下,中车大同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6600多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00多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12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前不久,该公司与30家单位成立“链主”企业供应商联盟,并与联盟成员单位在新能源机车等8个项目上开展合作,吸引了一批中小企业参与,在山西成功形成了以中车大同为主导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能否有效发挥,还要看能否在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和延伸产业链条长度上有所突破。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上党区税务局充分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对医药行业所需的药品包材、研发咨询、平台开发等上游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络,增强医药产业链的完整性。
产业链延伸得越长,“链主”企业的“起落”会让整个链条产生更大“波动”,所以把“链主”企业风险降下来,让产业链稳起来,成为山西税务部门一项重点工作。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形成了特钢材料产业链。今年,尖草坪区税务局为太钢系企业做了一次纳税信用全面体检,对企业历年参加信用评价中的扣分点进行了分析和提醒,帮助2户太钢系企业完成信用等级复评,及时为太钢系企业补正申报了以前年度的残保金,保障企业可以在电子税务局正常领用发票。
在帮助产业链“稳”下来的同时,税务部门还推动“链上”企业提升创新力,让产业链“强”起来。山西建投晋东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利元表示,作为晋城绿色建材“链主”企业,在税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公司近几年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产业化博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促进了科研成果在产业链条上的转化。
山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守功表示,山西税务部门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措施,持续推动产业链整体提质增效,以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助力“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