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蕾,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干部,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国家税务总局科研人才库在库人员,现被派驻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工作。
去年12月初,得知我即将被派驻马来西亚沙巴州,身边爱吃榴莲的好友都不约而同投来艳羡的目光。提到猫山王、红肉榴莲,从他们的表情中就能看到那份对美味的“流连”。
沙巴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首府是哥打基纳巴卢。今年1月,我来到哥打基纳巴卢。6月伊始,沙巴的各大商超就开始为榴莲上市营造声势,听妹妹说国内亦然。那段时间,她辗转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目睹了南北相差无几的“榴莲热”。一天,我去当地一家超市采购,远远望见促销价牌赫然写着RM8.9/KG(每公斤8.9马币)。妹妹听到这个价格,立刻说飞过来吃都划算。
我注意到,近10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准入的持续扩大及通关便利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质水果被装进“中国果盘”。泰国椰青、智利车厘子等优质水果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放进购物篮,中国百姓餐桌上的果盘子越来越丰富。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RCEP的完全实施,“榴莲经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应运而生,日益繁荣。
7月的一天,我们驱车前往根地咬榴莲园参观。路上,大家谈到榴莲的价格,懂行的人说:“即便在马来西亚,这个时候八块九一公斤的价格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大概率是你看错了,八十九块还说得过去。”我和父亲诧异得睁大眼睛。
从哥打基纳巴卢去往根地咬要翻山越岭,一路颠簸,颇为险峻。刚启程时,儿子兴奋地喊,说这路像滑梯。随着一波一波的冲刺,还没走到三分之一,他就晕得翻江倒海了。一不舒服,路就显得更长,左弯右绕,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眼前一望无际的榴莲园林生机勃勃,让人顿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置身其中,空气中充盈着浓郁的榴莲香,我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滋味。
我们参观了猫山王、黑刺及竹脚等榴莲品种,真的与我在超市见到的不一样。听园里人说,榴莲很受中国人欢迎,中国游客到沙巴也热衷品尝当地个大皮薄、香气四溢的榴莲。园区管理人员告诉我,近几年,当地人不断扩大热销水果的种植规模,也是因为看好中国的广阔市场,并且他们相信前景会更美好。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贸易联通成就了中马两国的水果盛宴。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超市,也能方便地买到来自中国的新鲜柑橘、伽师新梅等。有意思的是,中国柑橘在马来西亚受欢迎,文化因素是重要原因,它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被视为能给来年带来好运的象征。
园主很热情,尽管当时还未到榴莲成熟季节,但他还是尽可能挑选已成熟的上乘之果,让我们品尝。我吃的是猫山王,一口咬下去香甜滑腻,第二口渐有饱腹感,再来一口就醉了。吃惯了粗茶淡饭,还真难以适应这奢华之果,三口便休。怪不得猫山王被称为“果中贵族”,价格出奇的高,原来生下来就戴着“小皇冠”——猫山王榴莲的底部有像“小皇冠”的纹路。
5岁的儿子自始至终一口未动,只静静地坐在一边看大家乐享榴莲,时不时递个湿巾给人们擦擦手。他就那么好奇地观察着各种形状的榴莲、看着无边无尽的园林。
“小伙子,尝一口吧,包你吃完第一口还想第二口。”园里的人打趣道。
“我不吃,我就看。”他没有多说,毕竟还是个孩子。
他可能并不喜欢榴莲,不中意它的味道,他的兴趣在于观察这些新奇的事物,最令他开心的,应该是这里的天蓝地阔树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后来,我再去超市,特意去看了一下RM8.9/KG的水果,果然不是榴莲,而是菠萝蜜。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如榴莲园的人们所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消费者会吃到更实惠、更新鲜的马来西亚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