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孙文的“标配”

2023年10月30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施斌

除了记录,就是跑。只有跑起来,才能更好地记录……

一双运动鞋、一台笔记本电脑,是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干部韩孙文工作时的“标配”。“优秀的税收宣传作品是靠脚力跑出来、用心写出来的。”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工作似乎很枯燥,但韩孙文却乐此不疲。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姑娘,这个问题刚刚你已经问过类似的了……”韩孙文生硬地按照事先写好的提纲进行采访,结果采访变成了一场“尬聊”。4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这次采访经历,她依然刻骨铭心。这次采访体验让她意识到要想完成一场高质量的采访,挖掘到更多有含金量的素材,绝不能坐在办公室凭空去想。采访时,除了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脑袋里还必须有干货,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知耻而后勇,现实倒逼她开始“疯狂”学习,不断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空白。白天有空时,她就下企业调研、做笔记,一遍遍对着采访内容“死磕硬磨”;下班后,广泛涉猎各类报刊,学习新闻写作的方法技巧,看到好文章就拿来反复“啃”。她还积极探索新的宣传表达方式,更好体现报道对象的特点。在撰写以电热毯为主题的新闻稿《服务“暖经济” 宁波税务有温度》后,还创新制作配套长图漫画《“过冬神器”走红欧洲的税收密码》,在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上发出。

“好新闻是靠脚力跑出来的。”今年,韩孙文和中国税务报社记者合作撰写新闻稿件《慈溪:小家电做成大生意》。为了写好这篇新闻稿,他们实地调研了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月立集团有限公司和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每到一家企业,都到车间一线了解生产研发情况,实地采撷鲜活的素材,力求不错过每一处细节,扎实的采访为撰写新闻稿件打下了基础。新闻稿推出后得到系统内外的一致好评,同步制作的短视频《全国六成小家电来自这里……》,浏览量达1.8万。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不断学习,写出的报道才能言之有物。”当初的小姑娘已然成为单位的宣传骨干。

“热爱可抵万难”

“乘风破浪而来,只为热爱。”这是韩孙文与同事一起创作的税务歌曲《向阳而生》中的歌词,也是她的心声。凭着对税收宣传工作的满心热爱,韩孙文自学文本写作技巧、镜头语言、音乐运用等基础知识,也在一次次拍摄宣传作品的实践中成功解锁了编剧、导演等多个“斜杠”身份。

最初创作时,韩孙文也有过迷茫、疑惑和面对问题时的束手无策。“题材很新颖,故事很完整,也融入了税务元素,但这只能是一个及格的脚本,离优秀还有差距。”这是韩孙文刚接触脚本撰写时一位前辈的评价,“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融入你的真情实感,让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活立体。”从此,她开始尝试跳出说教的框架,把镜头对准身边人、身边事:晨光里热气腾腾的早餐店、办税服务厅的叫号声、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她创作的素材库,“当我尝试从小故事切入,用观众的视角讲故事,故事也变得更有温度了。”对于如何通过镜头语言讲好税收故事,韩孙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2021年底,她参与税务总局专题片拍摄任务,在福建、浙江、宁波等省市行程上万公里,“当时觉得十分辛苦,但回想起来觉得很值得。”韩孙文说,这一切,都源于深深的热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她全程参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涨》在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务”特别单元中荣获新锐作品奖,微电影《就“得”过年》在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税收”单元中荣获好作品奖,公益广告《回家》在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中荣获“二类作品”。

“税收宣传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是因为根植于心底的这份热爱,她希望把自己收获的一点点经验,变成照亮他人的一束微光,积极向基层税宣同事分享自己的感悟:“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细腻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这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

用行动诠释热爱,韩孙文将继续以热爱唱响税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