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以下简称DTMM模型)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设的税收征管论坛(FTA)构建,旨在帮助各国通过自评了解数字化转型水平。DTMM模型按照税收征管3.0(以下简称TA3.0)的思路设计,涵盖TA3.0的6个模块,即数字身份、纳税人接触点、数据管理和标准、税收规则管理与应用、新技能组合和治理框架。该模型作为TA3.0的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税务机关了解其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明确优势和不足。笔者观察到,目前多数国家以TA3.0为指引,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税收数字化转型的优先方向并设定发展目标。同时,将DTMM模型作为考量自身税收数字化转型程度和进展的参考标准。
TA3.0自2021年底发布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实践不断丰富完善。FTA秘书处在最近的国际研讨中分享了TA3.0的最终愿景,即实现无缝征管、减轻纳税人财务负担、建立公平税负、打造灵活税收制度、保障税收确定性,并对下一步优化升级DTMM模型提出了计划安排。
各国实践:指引、实践、反馈、升级
近年来,各国逐渐深度参与TA3.0,运用DTMM模型了解自身目前所处的转型阶段,根据需要做出调整,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并通过每年的成熟度调查问卷进行反馈,TA3.0形成了指引——实践——反馈——升级的良性循环。各国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经验方法。比如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了解自身当前处于的阶段,制定了2021年—2025年阶段性发展规划。马来西亚针对要优先发展的内容,如数字身份方面,成立了专门的“税务识别号”数字身份工作组;电子发票方面,制定了电子发票实施方案,宣布在2024年全面实施电子发票。巴西认为TA3.0是一个未来指南,能够帮助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运用过程中致力于把握“关键资源”,即在应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充分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澳大利亚参考TA3.0中的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升级,使计算机网络覆盖税收管理全过程,升级线上申报功能,开发了一键薪酬制度,优化了信息推送和风险提醒等,并发布了《澳大利亚税务局数字化战略五项原则》,计划在2030年实现全面数字化。
未来计划:逐步开展并加快税收数字化转型
TA3.0发布两年多以来,FTA开展了大量税收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发布了纳税人数字身份识别、发票电子化、链接自然系统、税务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报告,为各成员国在税收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提供大量有益参考。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推开,FTA认为各国应开展合作,分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并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为此,FTA于2022年发布DTMM模型,现已成为多个国家评估自身税收数字化转型程度和进展的参考模型。DTMM模型设置6大模块13类指标,并设置初始级、提升级、已建立级、领先级、卓越级5级成熟度。
TA3.0成功地帮助税务部门思考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位置以及资源首要倾斜方向。FTA还制作了税收技术倡议清单,发布了部分国家税务部门已经实施的领先技术工具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分享了有助于税务管理部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并提供资源库,包括案例和研究资料。
2023年开始,FTA建立了一个新的高级专家工作组,与商界和学术界合作,确定不同的战略合作项目。近期,在高级专家工作组的第50次会议上,全体委员会批准了5个合作项目。FTA表示,期待更多国家愿意帮助这些项目取得实际进展,并将继续在6大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征集更多国家意见建议,促使TA3.0不断优化。
在税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走在转型进程前列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多以“纳税人接触点”和“电子发票”为其优先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软硬件设施的进步,以及发票电子化的主流趋势可以支撑并促进各国优先发展这两个方面。其他如“数据管理与标准”“治理框架”等,需要在数据量级和系统完备情况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中国近年来以数字化转型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建设统一信息平台、汇聚共享各方数据、深化数据分析应用等手段,运用“算法”准确识别个性化需求并精准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政策落实的快捷性、红利释放的精准性、效应评估的客观性。国外专家认为,中国以数字化转型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经验值得各国借鉴,对共同提升数字化征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大连市金普新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