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做实“点”上的服务

2023年11月10日 版次:05        作者:谢添 唐梦平

【新闻回放】10月30日—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总结上海市税务部门的实践,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做专做实“点”上的服务,持续扩大“面”上的影响。

作为在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外资银行之一,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长期深耕中国市场。近年来,为拓展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业务,法巴中国需增加注册资本38.45亿元。在税收政策的引导下,该企业先后两次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来实现对华再投资,金额达29.5亿元,递延纳税2.95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外商投资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等法律和政策出台,金融业扩大开放备受瞩目,外资银行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深入,科威特国民银行、泰国汇商银行、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等,先后在上海成立分行。外资银行持续在沪增资或设立分支机构,显示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强大信心。

在泰国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层看来,税务部门的真诚服务,是他们看好上海、看好中国的信心来源之一。该公司在给上海市税务部门的信中写道:“非常感谢贵局积极高效落实惠企退税政策,使我行能够快速、充分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贵局工作高效细致,让纳税人感受到政府对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决心,也增强了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这十年来,我们见证了上海税务部门服务的持续优化。”来自新加坡的外资银行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中国)财务负责人说,大华银行中国通过借助总行优势和深耕中国市场,建立了独特的中国—东南亚贸易走廊,支持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业务增长和拓展。据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在大华银行中国存放资金,在结息时由大华银行中国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经常涉及税收协定待遇的享受。对此,上海税务部门积极辅导企业合规适用税收抵免和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并持续优化办税体验和效率,营造更加便利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

向外资金融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上海税务部门注重持续提升服务“走出去”金融企业的能力。据了解,中国“走出去”企业普遍希望能够在境外投资中获得更多的确定性保障,保险的价值因此日益凸显,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中国太保集团自2019年起全面参与某中国企业全球保单项目,为其分布于120个国家的资产提供安全保障,累计提供保障金额逾120亿美元。

为更好服务“走出去”金融企业,上海税务部门一方面及时响应企业诉求,优化涉税业务办理流程,实现跨境业务提速办理;另一方面提醒企业及时开具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充分享受到税收协定待遇,尽可能降低境外投资税收负担。据统计,最近十年间,上海税务部门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累计开具证明244张,其中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有218张,占比近90%。

在临港新片区,上海税务部门联合管委会成立“金融税收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共建联学、课题研究、业务交流等多层次活动,共同研究金融企业关注的热点税收问题。上海税务部门还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打造了“税务+高校+金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完成《离岸金融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与上海模式探索》《离岸业务企业所得税税制探索》等课题,将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解决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储备解决方案。

企业对政府服务的总体评价,是靠一次次的服务体验累积起来的,并且某次重要的服务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感受。因此,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在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过程中,上海税务部门需要从大处着眼,注重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也需要从小处着手,把一件件具体的涉税事项办好,进而为上海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