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和朋友、同事说,我是“海的女儿”,父母以“沧海一粟”为我取名,就是期望我像一颗种子,无论大海把我带到哪里,都能够扎根生长。
海南省三沙市地处祖国最南端,陆地面积不大,但管辖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2012年7月三沙市成立,建市不久,税务机关就在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设立办事机构。这既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更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2014年,我考入三沙市国税局,在此度过了近10年的三沙“税月”。从上岛第一天起我就明白,我们不仅承担着税收工作,也肩负着驻岛守岛、建岛兴岛的光荣使命。
这些年,渔民对各类税费服务的需求逐年上升。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我和同事从近海到远海、从浅蓝到深蓝,乘着冲锋舟将税收政策送到每一个岛礁,辅导渔民用上了便捷的数电票,为渔民经营做好税收服务,守护他们安心远洋。
耕海牧渔,落日繁星。在祖国南海的美济岛上,除了渔民,还有几家科技型渔业企业在探索海洋牧场的开发和利用。
今年6月,我和同事去三沙美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导,企业董事长自豪地说:“我们在远海进行海产养殖和种苗繁育研发,一直在做‘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但风浪和洋流可一点不听指挥,企业随时面临风险和挑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到单位后,我马上调取企业纳税申报表,联系企业会计一起归集研发费用,辅导企业享受税收政策优惠,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去年8月,我接到海洋油气开发企业的邀请,和同事一起去海上钻井平台给中外专家和作业人员讲解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去钻井平台,要先乘船到钻井平台附近,再用吊笼把我们从船上送上钻井平台。吊笼是由一根根吊索编成的大铁笼,我们先挨个钻进去,然后两腿岔开站稳,双手紧握吊索,吊笼缓缓上升到距离海面20多米,再向钻井平台方向移动。
我第一次上吊笼十分紧张,低头一看,下面就是茫茫大海,顿时双腿发颤、冷汗直冒,但我还是克服了恐惧。那次政策宣讲活动非常成功,我不仅将税收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更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坚守南海的建设者,税务人会始终和他们并肩作战!
可是,扎根谈何容易?有时上岛要坐船颠簸一天一夜,吐得七荤八素,还要常年忍受高湿、高盐环境,以及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我脸上出现了严重的晒斑,膝盖常隐隐作痛,但这些都没有动摇我扎根海岛的信念。
我始终坚信,能上岛是一种光荣,是祖国的信任,我为自己的人生能与伟大的事业紧密相连而兴奋,为自己平凡的税收工作蕴含着不平凡的价值而自豪。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三沙市税务局)
(下转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