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蓝税先‘枫’”服务团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钦州金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周转困难。团队主动提供前置辅导服务,并协同政府、财政部门及时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3900多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退税款及时“落袋”的背后,是钦州市税务部门“枫桥经验”本地化的努力探索。
自2022年3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钦州市税务局以“智慧税务”为依托,以“标杆服务”为导向,以“精诚共治”为抓手,在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探索创建全市首个“枫桥式”办税服务厅,着力探索“简事不到窗、疑难不出厅、争议不上交”的“服务样本”,相关改革措施获评钦州市改革攻坚优秀成果,并在广西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获得推介。
简事不到窗
“我们在实现248项业务全程网上办的同时,社保、医保线下缴费率降到0.01%,税收业务综合‘网报率’提升到99.78%。”钦州市税务局负责人张彩胜表示。
2022年以来,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秉持着“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升级打造智能办税服务厅,推出“征纳沟通集成服务中心”和“智税课堂”特色服务平台,引进社保费自助缴费终端,并联合科技、社保和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云上”直播宣讲,全面提升“智慧税务”应用维度。
此外,为着力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服务体验,实现简事不到窗,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还组建了“热线咨询+在线辅导”团队,积极探索推行以远程指引为主、帮办为辅的“问办协同”服务模式,实现“19项坐席远程帮办+N项简易工单转办”。截至今年10月底,该局办税服务厅共受理线上咨询服务10.5万人次,远程帮办税费业务1.2万余次,有效降低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疑难不出厅
前不久,广西神帆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会计谭女士在进行跨区域预缴增值税网上申报时,因操作失误导致多缴税款。由于金额较大,且不熟悉操作流程,谭女士赶忙来到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向“亲情陪办员”求助。陪办员及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更正申报,并现场发起无纸化退税申请。不到半天时间,谭女士就成功收到退税款,对税务部门的服务很是满意。
推广“亲情陪办”服务是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深入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标杆”办税服务厅建设要求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在创新打造“前台受理+调度岗衔接+后台团队支撑”的“前后台业务衔接贯通”模式的同时,适时推出“亲情陪办”服务举措,形成“研判指引在先,分类办理在后,亲情陪伴兜底”的多维服务体系,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实现疑难事项办理“不离厅”“零流转”。
争议不上交
针对办税缴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涉税(费)争议,钦州市税务部门全力打造集“税情感知、研判调处、优化提升”为一体的税费争议闭环调处体系。对内,组建市、县两级税费争议化解团队,以税费争议调解室、征纳互动平台为阵地,以公职律师、金牌调解员为主力,构建“线下把脉、云端问诊、上下共治”的三维立体争议调解机制,将争议化解在基层。对外,入驻政法委“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发动社区网格员、商协会负责人、特邀监督员等共同开展争议调解,打造多元调解联盟。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助我们解决了困扰,十分感谢。”北投产城集团钦州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再韬说。据悉,该公司是钦南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处于预售预缴阶段,尚未正式确认收入,因此增值税一般申报表出现连续零申报情况,致使其纳税信用等级无法被评为A级,对企业下一步融资、招投标等业务可能产生影响。
了解企业诉求后,钦州市钦南区税务局迅速启动税费争议调解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开票申报等行为进行全方面研判,并在排除风险后,第一时间指导企业申请信用复评,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等级由B级修复至A级。
此外,钦州税务部门还积极运用税收大数据“靶向定位”,通过复盘、提炼涉税咨询高频热点、争议焦点,找准问题“小切口”、促进服务“大优化”,累计下发政策答疑模板160篇,编制“急难愁盼”化解案例27个,优化升级服务措施12项,推动税收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双促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