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机制明责任抓执行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2023年11月22日 版次:07        作者:王建平

基层税收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质效不高、职责不明和问题传递渠道不畅等风险问题,国家税务总局秦皇岛市税务局以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为抓手,定机制、明责任、抓执行,把监督融入税收治理全过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一体化防控监督的基层实践

秦皇岛市税务局建立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机制,以税收执法内外部风险同步防控、协同监督为突破口,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多税种同步分析、多风险一体防控、多角度综合监督,在外部审计、内部督察中,发现问题少、确认问题少,内外部税收风险呈总体下降态势。

一是聚焦发现风险,厘清部门职责,变“要我防”为“我要防”。深入分析税务机关及人员在税收执法中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归纳为基础管理风险、法治管理风险、税法遵从风险、增值税发票风险、政策落实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税收执法风险及税务执纪风险八大类,做到风险类别全覆盖。明确征管科、法制科、风险局、货劳税科、信息中心、纪检组6个部门分别为八类风险的防控监督牵头科室,所得税科、财行税科等13个业务部门为责任科室,协同开展好八类风险的防控监督,做到风险监控无死角。全面梳理编制八大类596项税收风险事项清单,详细列明风险类别、风险特征、风险岗位等,指导各级各单位对照开展风险防范,做到“风险该发现没发现有人管”。

二是聚焦推送风险,改变传统思维,变“事后改”为“事前查”。立足用全用活现有系统功能,对金税系统、大数据平台、电子底账等12个软件的使用场景、查询功能进行逐项分析,梳理出基础征管、留抵退税等214个查询模块,编发《风险自主防控监督查询功能清册》,唤醒沉睡在不同平台的查询功能,助力基层事前主动即时消除税收风险。依托河北省税务局大数据平台,常态化开展登记注销、优惠落实等80余个风险事项的全面清理;综合运用指标模型380余个,扫描发现、组织整改问题纳税人1.8万户次;市、县、分局协力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实现风险防控抓早抓小,做到“发现后没及时推送有人管”。

三是聚焦处置风险,汇聚部门合力,变“单独管”为“一体防”。调整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为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领导小组,将党建工作科、党委纪检组列为成员单位,下设税法遵从、政策落实等5个工作组,按季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推动各类风险一体化防控。制定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事项告知单、税收执法执纪风险线索移交单等6项表单,横向明确职责、纵向传导压力,实现八大类风险同时分析、同期应对、同步复核,协同联防。将一体化防控监督嵌入巡视巡察、督察审计、监督执纪等工作中,对风险识别、监管、应对中发现的税收执法执纪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执法过错研判、认定,实现内外部风险联防联控,做到“推送后没及时处置有人管”。

四是聚焦改进提升,细化制度规范,变“有人管”为“管得好”。常态化梳理税收风险,统一建立风险事项清单、指标模型清单、查询功能清单、数据整改清单、限时办结清单,按季度列明清理计划。运用规范化、图表化管理举措,组织编写医疗美容、房地产等14个重点行业税收风险分析手册,增值税、印花税等42个税费风险管理指引,税法遵从、政策落实等43个风险防控流程图,指导各部门各岗位精确落实政策、精准防控风险。制定专项考核方案,设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制度完善提升等21项考点,推动各部门各岗位落实风险防控监督责任,做到“处置后没及时改进有人管”。

对完善一体化防控监督的思考

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扎实推进,为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搭建了平台、丰富了载体。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明确权责。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基层税务局把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亲自管。

二是强化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深挖税收执法权力运行中的隐患漏洞,找准根源,做到制度短板和管理弱项在哪里,弥补措施和跟踪问责就延伸到哪里。坚持从严管理,将严的主基调贯穿防控监督全过程,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依规处置,严防“制度挂在墙上,谈话流于形式”。坚持务实高效,聚焦问题本源,提高工作效率,促使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成为一体化综合监督制度在基层落地的有力抓手。

三是督导考核。税务分局(所)是各项税收工作的落实者。探索建立市级局直考税务分局(所)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税务分局(所)负责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参考依据,打通风险防范“最后一公里”,推动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监督等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秦皇岛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