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英国国王曾推出荒唐的“窗户税”,大文豪狄更斯愤怒地指责——

“连阳光和空气都不再免费了”

2023年11月27日 版次:08        作者:刘磊 王霄

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上帝把空气给了人们,而法律却拿空气进行交易。”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自在地呼吸新鲜空气,甚至连阳光都要明码标价。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亲手封死做饭的灶台和窗户。试想一下,这样的生活将变得多么糟糕。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在历史上的英国和法国发生过,当时曾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遭遇了这样的经历,连雨果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谴责,这就是欧洲历史上的“壁炉税”和“窗户税”。

为解决财政危机,开征“壁炉税”

在17世纪的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并不容易。老百姓不仅要向国王缴税,还要向教会和领主缴税,经过层层盘剥,人们的口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但是,当时的英国王室为了维持奢靡生活,不惜大肆花销,造成了巨大的国库亏空。为了弥补越来越大的财政窟窿,国王查理二世一拍脑袋,想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必须打开钱袋子的税种——“壁炉税”。

所谓“壁炉税”,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家庭,只要家中有炉子,就要缴纳“壁炉税”。按照英王规定,每个炉子征收1先令的“壁炉税”,按照购买力来折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25美元,并且每年要缴税两次。

在当时的英国,一般家庭都是用壁炉取暖,因此几乎每个家庭都要缴税。征收“壁炉税”的法令发布后,普通民众本就贫困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英国各地民怨沸腾。不仅如此,官员们竟还强行闯入民宅,清点壁炉数量。为此,人们也想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比如不少家庭不惜把家中的炉灶用砖头和泥巴封死,宁愿冬天挨冻,只为能够少缴“壁炉税”。

但就是如此天怒人怨的税种,也依然持续征收了20多年。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举起了反抗大旗,爆发了著名的“光荣革命”。第二年,英国议会颁布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对于刚登上宝座的威廉三世国王和玛丽公主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赢取民众的支持。为了收买人心,威廉三世顺水推舟,将民众骂声最高的“壁炉税”废除。

终于,人们可以重燃炉灶。可是好景不长,大家还没高兴多久,一项更荒谬的税种就从天而降,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窗户税”。

推出“窗户税”,向阳光和空气征税

当初,威廉三世为了推翻前任国王詹姆斯二世,数次向荷兰举债,欠了不少钱。登基之后,他不仅要应对与他国的冲突和战争,还要处理国内的货币危机,可谓内忧外患,哪件事都要花钱,但钱从哪里来?

威廉三世想破了头,最终还是将手伸向了民众的口袋。1696年,英国新颁布的法令规定,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只要是房子并且有窗户,房屋主人就必须按窗户数量上缴“窗户税”。

英国政府推出此项税种的理由也十分简单粗暴:因为一个人拥有的窗户越多,就证明他越富有,就应该为国家作更多贡献。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政府还解释道,计算窗户的数量不需要强行进入民宅,估税员在街道上数一下外墙上的窗户就可以,既简单省力,又不用侵犯民众的隐私权,这不是比“壁炉税”更好吗?

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却荒诞透顶。

相比“壁炉税”,“窗户税”的金额并不低,每户基本税费2先令,如果一户人家有10扇窗以上,金额就要增加到4先令,后来又水涨船高增加到6先令。这些钱对于富人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对普通民众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英国文豪查尔斯·狄更斯曾愤怒地说:“自‘窗户税’开征以来,空气和阳光都不再免费了!穷人已被剥夺了这两个最基本的生命必需品!”在当时的英国,人们便想方设法减少房屋窗户,随着起征窗户数目标准降低,房屋窗户数量也随之减少。

“窗户税”不仅窃取财产,还剥夺了人们的健康

与英国不同,法国“门窗税”的开征,比英国“窗户税”晚了100多年。1798年,拿破仑征战意大利后,“门窗税”被引入法国。法国的“门窗税”的征收对象是所有住宅、工厂,标准是建筑物开孔的数量和种类,如大门、有阳台围栏的窗户、小阁楼的窗户等,该税1831年变成对每一种开孔征收一定的金额。

当时,英国和法国的富人贵族们为了炫耀地位和财富,纷纷凿墙开窗,房子的窗户越多越好。这一幕幕荒诞的戏剧性场景也多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写道:“伊丽莎白站在窗前远眺美景、心旷神怡,但柯林斯先生却数着一扇扇窗户说,光这些玻璃就花了自己好大一笔钱。”

在人们心中,窗户俨然已成为财富的象征。与此同时,穷人却连在家里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底层百姓不得不用木板和砖头把窗户钉死、封堵,以求减轻税收负担。可官员们为了最大程度敛财,竟然人为地给“窗户”重新下了定义:只要是建筑物上能让空气、光线进入的任何缺口,都算作是“窗户”。

此令一出,连排水道、地窖口都成了“窗户税”的征税对象。人们苦不堪言,据说当时的泥瓦匠成了受追捧的人,因为人们都在排队去给窗户钉木板、砌砖头。

“窗户税”不仅窃取了人们的财产,还剥夺了人们健康的权利。

由于窗户基本被封死,人们很难在家里呼吸到新鲜空气,也没有足够的光线照进来,所以就连白天都要点蜡烛照明。而在当时,蜡烛的芯是用动物油脂或是蘸满了油的芦苇制作而成的,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

就这样,人们在烟气缭绕、缺少阳光、空气不流通的房子里,如老鼠一样生活着。久而久之,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极易生病。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斑疹、伤寒、天花、霍乱在狭小逼仄、温热潮湿的空气中滋生并扩散,在英国发生了很多群体性死亡事件。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写道:“毫无疑问,这种‘窗户税’是疾病的直接诱因。”

“门窗税”在法国与“窗户税”在英国一样不得人心。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发表于1862年,这时候英国的“窗户税”已经废除了10年,而法国却仍然在征收,直到1917年才被停止征收。由此也可见,一种不得人心的税种一旦开征,要废除确实是非常费时的。

“窗户税”“门窗税”虽已废去,但它留下的历史痕迹却并未抹去。直至今日,在欧洲很多地方,还能看到一些窗户被砖头封死的老建筑,它们沉默地伫立在那里,仿佛无声地泣诉着那段难以言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