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跨区域税收风险防控质效

2023年11月28日 版次:05        作者:王文清

■专家点评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法分子偷逃骗税伎俩也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翻版更新,税务部门面临着各式各样税收风险的挑战,继续采用传统式、经验式的防范手段已难以应对当前形势需要。特派办应充分发挥跨区域跨部门协调优势和情报研判战略节点作用,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防控的质效。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进程中,以大数据为依托、以大风控为基础、以大企业为重点、以大稽查为震慑的现代税收征管大格局逐渐形成,加快构建跨区域税收风险管理模式,把税务执法、服务与监管的税收职能深度融合,突出现代科技和数据赋能的倍增效应,构建科学化、智慧化、多元化的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十分必要。

应构建内外联动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风险防范是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办的重要职责,精准梳理重点风险事项、积极应对区域重大税收风险,是特派办干部的重要任务。对内,应充分发挥特派办和区域内税务机关之间的交流频繁、信息互通的优势,在打破数据壁垒上下功夫,税务机关各部门应积极融入全流程一体化风险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内审外查、上下协力的全覆盖防控涉税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对外,应建立健全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权责统一、互相配合的监管体系,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力量互动、执法互助的工作协作机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织密风险防控网。

应以稽查为抓手应对重大税收风险。按照税务总局等七部门工作部署和“快退、狠打、严查、外督、长宣”的工作要求,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不断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风险扫描与税收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据赋能”功能,坚决打击团伙式、暴力虚开发票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国家税收安全,维护税收征管秩序。同时,应不断探索国际跨域稽查协作和推进全球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转型,在“共搭平台,加力推进合作机制建设;共享资源,持续加大互学互鉴力度;共谋发展,积极拓宽数字化转型路径”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全、快、准、细、统、通”的特点和优势。

应及时总结应对税收风险的案例和经验做法,研究探寻风险类型、特点变化、案发规律和产生原因,举一反三,进一步提升跨区域税收风险防控水平。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税收征管教研部智慧税务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