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宜城市税务局举办了政治机关建设专题培训会,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继勇详细讲解了政治机关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搭建‘八主’框架、做优‘五大’品牌、实现‘五好’效应”的建设方法,逐项梳理品牌建设责任清单、作战图和评价指标。
近年来,宜城市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和湖北省税务局、襄阳市税务局要求,确立“党建引领好、聚焦主业好、征纳关系好、精神面貌好、社会评价好”目标,结合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党建品牌,推动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
聚焦理论武装
锻造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宜城市税务局制定了《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政治机关建设总体目标纳入绩效指标考核,要求各个党支部“有排名的争第一、无排名的争优秀、各项工作出经验”,设计“我做你评”问卷调查评价单,以群众无记名方式“评政治担当、评工作成效、评作风纪律”,推动政治机关建设走深走实。
围绕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标杆局”,该局制定政治机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3类16项措施,围绕政治属性、政治信仰、政治功能、政治生态、政治本色5大类16小类,确定政治机关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责任主体、配合部门、完成时限和完成进度。
据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继勇介绍,他们围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向全员发出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倡议书,开展全员“思想破冰”大讨论和“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专题研讨,强化全员政治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凝聚“建强政治机关、走好第一方阵、强国兴税有我”的思想共识。
结合不同年龄段税务人员的思想特点,该局搭建起学习阵地、实践阵地,开展“风范长者话税情”“老干上讲台 青干上擂台”“感谢师恩、砥砺前行”“青年干部拜师会”“书香沁税苑”等活动。此外,他们利用宜城市境内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教育阵地、体验式学习课堂,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精气神。
鉴于部分老干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该局开展“送学上门”活动,让离退休干部、老党员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政治机关建设要求。该局青年干部较多,为了突出青年干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守纪教育,他们举办了新入职公务员宣誓仪式,通过党委书记讲党课强党性,建立“税务新兵训练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检查机制,引导青年干部锤炼脚踏实地、笃行实干的政治品行。此外,该局坚持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心理疏导,并在政策、条件许可范围内尽力解决。
聚焦民生民心
扛起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多亏了税务部门帮忙协调,公司的工伤保险得以快速到账,避免了停工带来的生产经营损失,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惠!”得知工伤保险已经生效,宜城市喜山恒兴矿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伟激动地说。
该公司属于高危行业,好不容易筹集资金补缴了工伤保险,但社保局却说系统显示资金没到账,导致工人不放心要停工。宜城市税务局板桥店税务分局“没办成 我来帮”团队成员李振宏了解情况后,积极与人行、社保部门协调,加快办理工伤保险入库手续,并及时把办理进度告知李伟。
宜城市税务局要求全体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紧紧抓住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没办成 我来帮’涉税问题兜底服务”“王燕税约”“枫桥红映税务蓝”“楚都新青年”等党建品牌,为群众提供最优服务。
该局副局长何红介绍,“兜底服务”就是坚持税事与民事深度融合,他们推行“前端及时响应、终端专岗处理、后端联席会商”闭环诉求响应机制,一站式受理处理办税缴费“疑难杂症”。据了解,“兜底服务”包括办税服务厅1个专窗、1条专线,税源管理分局2个受理点,征纳互动中心1个专席、1个流转平台和1本问题台账,按照“谁受理、谁回访、谁兜底”原则,分级分类处理涉税诉求,简单问题当场办、综合问题流转办、复杂问题协商办。今年以来,“兜底服务”团队已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73个,回访满意率达100%,帮助366户经营主体获得“银税贷”2.7亿元,帮助个体工商户“享税惠”1.12亿元,并获湖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西晓楠批示肯定,该经验被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推广。
“王燕税约”工作室是宜城市税务局党建子品牌,由该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荆楚楷模”的共产党员王燕领衔。“王燕春泥志愿服务队”52名队员秉承“对人要有赤诚心、说话要有谦恭心、办事要有火热心、误解要有忍让心、为民要有公仆心”的理念,开展税费辅导,参与社区治理。
今年以来,“兜底服务”团队和“王燕春泥志愿服务队”从12345政府热线、12366税费服务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归集分析高频热点诉求,梳理出证明类、发票类、申报类、社保类、跨区域涉税事项类热点问题25个,走访辅导70多家农企和120户农户,深入乡村、困难农户帮办、代办30余次,预约、延时服务20余次。
聚焦主责主业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围绕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宜城市税务局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配齐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发挥党支部书记和组织、纪检等委员作用,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聚焦减税降费、防控重大税收风险、征管体制改革等中心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该局积极创建“打通监督最后一厘米”党建品牌,出台《纪检委员履职保障办法》,开展纪检委员竞聘选举,统筹任用专兼职纪检干部,探索“派单式”“嵌入式”“团队式”监督,关注纳税人缴费人接触交往较多、廉政风险较大的关键岗位人员,充分运用“工作提醒单”“纪检建议单”,协助税源管理分局化解管理风险、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今年以来,该局党委纪检组已抽访企业75户,督促整改税收执法程序不规范问题2次,向6个支部发出“工作提示单”12期、“工作提醒单”17份。
据该局纪检组组长焦黎辉介绍,开展政治机关建设以来,局机关纪委加强跟踪问效,按季度检查工作进度,对照任务单、制发提醒单、形成成绩单,为228位干部职工家庭寄送廉政家书,为3655户纳税人送上《廉税倡议》。该局纪检委员“打通监督最后一厘米”的经验,受到湖北省税务局主要负责人批示肯定。
针对当地木材加工和农产品出口退税企业利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虚开、代开、套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该局整合纪检、风控、税政力量,纪检委员与业务骨干组成团队,选取3户风险易发、频发的代表性企业,调取数据、现场测算、外部调查,锁定实际生产经营数据,测算应纳税费,分析木材加工企业、农产品出口退税企业的管理现状、监管难点和背后成因。该局从电力公司获取实际生产能耗数据,约谈税收管理员和32户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企业职工、原材料供应商,督促17户企业转出进项抵减留抵税额710万元,入库增值税及附加税费1729万元,签写入库税款承诺书910万元,整顿20家木材加工企业开票秩序,消除疑点21条。
“县级税务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意义重大。”宜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继勇表示,他们将把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摆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的重要位置,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税务铁军,为建设党和人民放心的基层税务机关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