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干部王良风完成了全省留抵退税全流程管理模块的测试工作。今年,留抵退税进入常态化退税阶段,王良风继续奋战在退税减税的“战场”。
提起王良风,局里的同志都评价他在工作上“走心”又“走新”。作为处室业务骨干,王良风主要负责增值税政策管理、征收管理和发票管理工作。在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工作中,他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前期方案制定,到政策精准落实,再到资金直达企业,积极为纳税人排忧解难。
组建全省首个留抵退税专项组
2022年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王良风敏锐地意识到,要打好这场硬仗,先要吃准吃透相关政策,再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专项组做好政策落实。
为精准把握政策要点,早在大规模留抵退税新政发布前,王良风就全身心投入到现行制度性留抵退税政策文件、征管事项的复盘中,并夜以继日钻研业务,做到对留抵退税申请、受理、审核、退库等全流程全环节烂熟于心。在政策落地的第一时间,他向湖北省税务局退税减税办提出申请,在退税减税办下成立了湖北省首个留抵退税专项工作组,并从市县两级税务部门抽调了5名骨干充实团队力量。
身为专项组组长,他带领同事加班加点制定了7大类26项重点任务清单,贯穿留抵退税管理服务全流程。全省各级税务机关按照清单的工作安排,抓落地、优服务、提质效、强督促、防风险,保障了留抵退税工作顺利实施。
在留抵退税业务办理高峰期,为避免出现退税申请“一窝蜂”现象,王良风按照“分类分批分期”推进政策落实的工作思路,带领组员紧盯4月30日、5月31日、6月30日、7月30日四个关键时间节点,引导企业办理退税。他们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责任制,先引导退税规模较小、风险等级较低、涉税事项简单的企业快查快退,再重点对退税规模较大、风险等级较高、涉税事项复杂的企业严查缓退,为大规模留抵退税在湖北平稳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湖北省税务系统累计办理留抵退税超888亿元。直到最后一笔退税款直达企业账户,王良风和组员才松了一口气。
创新推出“精简达”服务项目
春风化雨,贵在及时。王良风说,一项好的政策,只有精准落实,才能利国利民。政策实施初期,他与组员创新推出湖北省留抵退税“精简达”创先争优服务项目,让政策红利快速精准直达企业。
“精”指的是精细办税服务,“简”指的是简化涉税流程,“达”指的是税惠直达快享。这个名字也蕴含着王良风的巧思。一次,他和组员在讨论如何创新留抵退税服务举措时,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要以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业务的难点、痛点、堵点为突破口”,有的说“要简流程、减时间、降成本、优服务”……王良风脑海里突然闪过“精简达”3个字,“这3个字正可以浓缩这些观点,既是政策落实的高效路径,也是执行效果的评价标准。”
为此,王良风带着组员调整了电子税务局留抵退税申请模块,依托税收大数据技术,批量识别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政策要点,由原有的“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审核—办理退税”流程,转变为“主动提醒—提前预审—快速退税—事后监管”模式。在企业提交留抵退税申请前,税务部门初步筛选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进行全面扫描,将疑点问题提供给审核人员参考,提高审核质效。对已办理退税的企业,他们还会筛查骗退行为,强化风险管理,实现留抵退税政策“精简达”。
在“精简达”项目试运行期间,11个试点的县(市、区)留抵退税平均到账时间压缩至两个工作日内,相较于非试点地区提速了80%,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达到99%以上。“精简达”项目作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典型经验,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
巧妙化解疑难杂症
“他总是可以另辟蹊径,提出新方案,解决企业在留抵退税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谈起王良风,专项组的组员们对他十分敬佩。
鄂州花湖机场是湖北省打造的“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项目。去年7月,就在机场即将建成起航之时,花湖机场集团所属5家企业却遇到资金周转难题,急需留抵退税款缓解资金压力。由于留抵退税申请需企业加盖行政公章,而行政公章必须要集团总部审批才能使用,审批流程慢、耗时久,导致退税款不能及时到账,影响了机场建设完工。
王良风了解到机场的困难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果5家所属企业都符合退税条件,只是手续暂时欠缺,可以启动“容缺+承诺”机制,允许5家企业使用财务专用章办理退税。这一方法为机场项目加速推进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这5家企业提交退税申请后,王良风又指导鄂州市税务局加快退税审核进度,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审核流程,为5家企业累计办理退税7.5亿元,确保机场如期建成投运。
在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工作中,王良风始终力所能及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有人问他,从税22年,如何能一直保持创新和热情?他说:“不管干了多久,我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用百分百的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这就是我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