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里的“砂与火之歌”

2023年12月04日 版次:08        作者:王磊

玻璃艺术是“砂与火之歌”。石英砂等原料在1500摄氏度的高温下,成就了玻璃艺术的美轮美奂。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是“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年产玻璃器皿20亿件。近期,由中国税务报社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晋中市税务局联合摄制的《吹,吹玻璃,这里一年产出玻璃器皿20亿件》荣获首届中国行业媒体短视频大赛“最佳视觉作品”提名奖。回顾拍摄和制作过程,一趟祁县玻璃小镇之旅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拍摄从选题开始。为了讲好税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故事,我们决定将镜头对准民营经济的重要方面——县域特色产业。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晋中市祁县的玻璃器皿产业规模庞大,而且有着人工吹制的传统,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产品占全国产量的60%。抱着惊叹与好奇,我们将导航锁定,目标祁县。

尽管先前已了解不少情况,但亲眼见到众多造型优雅、创意十足、制作精美的玻璃器皿时,仍觉意外和惊喜。我们在祁县各镇的玻璃器皿生产企业、展示馆采访、拍摄,捕捉到了大量动静相宜、生动鲜活的画面。

祁县玻璃的特色是人工吹制。人工吹制的玻璃器皿比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造型更有神、更有型,也更出片。我们走进高温生产车间,记者在老工匠的指导下,用空心金属吹杆挑起黏稠的玻璃原液,一边吹气一边迅速转动,经过定型工序,吹制出一个玻璃花瓶。为了记录下这鲜活的采访画面,同时突出人工吹制玻璃的工艺之美,我作为拍摄人员,采用了长焦特写、升格摄影等方式,拍下这个生动的画面,画面呈现出液态玻璃与千度火焰彼此交融、相映生辉的视觉奇观。

除了拍摄千度高温之下闪耀的器物之美外,我们还将镜头对准创业者、电商主播等产业发展新力量,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展示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与产业发展的欣欣向荣态势。

在后期制作环节,选择恰当的配乐十分重要。我多次思考,究竟什么风格的音乐能与精美、鲜活、富有生命力的玻璃器皿产生联结?小提琴音色明亮高亢,与玻璃生产过程十分契合,所以就选取了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通过古典音乐的烘托,展现传统吹制玻璃技艺的优雅。视频一经推出,在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阅读量迅速达到7.2万,获搜狐网等网站转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祁县距离北京仅几百公里,竟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收获。可见,做好融媒体报道,不仅需要创意飞扬的“脑力”,还需要观察生活的“眼力”、扎实坚定的“脚力”,要在走进基层、走到一线中提炼新闻价值,方能让作品呈现不凡的视觉效果和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