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 我们在干什么

2023年12月04日 版次:08        作者:吴雨泽 岳建鹏

每个工作日的8:59,上班前1分钟,我们都在干什么?相互道一声早上好、刷10条朋友圈、走100步路……1分钟里有无数种可能。

最近,由国家税务总局晋城市税务局、阳城县税务局联合制作的《班前一分钟》短视频在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播出,收获众多网友点赞,成功入选第四届“税眼看发展”全国短视频大赛月度好作品。短片运用诙谐轻松的镜头语言,采用双线穿插的叙事手法,巧妙设计卡点与转场,展示了上班前1分钟内,税务人为做好纳税服务工作而进行准备的点点滴滴。

短视频创作团队最初就明确要拍一部时长约1分钟的短视频,反映税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走轻量化、快节奏路线。但用1分钟呈现什么内容?大家想到了很多切入点:一天有几百分钟在工作,早晨例会、一站式受理、掌上办税、延时服务……税务工作场景多,若要在1分钟内全部展现,不仅无法突出主题,也很难压缩时长。看似简单的1分钟视频,我们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选择困难症”。

团队成员开始多方调研,不仅在单位内部征求意见,也与纳税人缴费人沟通,了解他们作为外部视角对税务工作的看法。一位纳税人向创作团队成员分享说,以前她觉得到税务机关办税,有专业术语、复杂的操作,对她而言有距离感。但在她实际体验办税后发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亲切,上午9点走进办税服务厅,就能看见一张张笑脸,办税其实比她想象的要省心。“这份省心背后,离不开税务干部的班前准备。他们提前学好政策、熟悉操作,在纳税人缴费人到场之前,就已将工作准备就绪。所以我们选择8:59这个时间点,从8:59到9:00这是税务人特别充实的1分钟,而纳税人缴费人不了解,我们希望把这一面展示出来。”主创团队成员常松说。

找准方向后,团队迅速投入到拍摄之中。短视频要提高信息承载量,呈现形式是关键。他们决定将拍摄场景分成两组,一方面拍摄早晨刚刚苏醒的城市景象,另一方面,拍摄此刻税务人员早已整装待发的镜头。从公园的晨练切换到办税服务厅的晨会,负责人正在晨会上讲工作注意事项;从吃早餐的群众切换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整理台前资料;从企业的财务办公室切换到税务局征管智控中心的工作间,税务干部正在梳理后台系统的推送信息。以上两种画面以15秒为一组,在反复切换中推进。直至9:00,纳税人缴费人走进办税服务厅,迎接他们的是税务人员周到的服务。短片快慢节奏相互交织,展现出税务人默默奉献、尽职尽责的工作风貌。

阳城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安中表示,班前1分钟虽短,却有承前启后的大作用。它承接的是一天的预备工作,开启的是接下来税务干部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周到服务的每一分钟。今后阳城税务还将挖掘更多有意思的“微叙事”选题,通过短视频等形式,着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税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