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做好“带、讲、督、惩、治” 营造“陇税清风”

2023年12月05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金琳 李祥林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组织5个明察暗访组,对15个市、州区局税务干部纪律作风等6项重点内容开展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全系统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这是甘肃省税务局推进“陇税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局将“陇税清风”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依托,通过“带、讲、督、惩、治”5方面工作,切实发挥税务纪检机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领导干部“带”在前

甘肃省税务局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出台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督60条措施,编制监督指引101条,并将分局长纳入“一把手”监督范围,让监督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把谈心谈话作为日常监督基础,由省局党委纪检组与省局班子成员、市州区局局长、市州区局纪检组长开展谈心谈话。甘肃省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朱朝勃表示:“我们通过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通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攻坚克难,发挥带头作用,在全系统逐步培育领导严于干部、党员严于群众的政治生态。”

纪律规矩“讲”在前

今年9月,甘肃省税务局特邀省纪委监委法规室负责同志开展“树牢纪法意识,做到廉洁从税”专题辅导讲座。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今年已在甘肃税务系统累计开展628次,其中旁听庭审49次,红色教育279次,纪法宣讲247次。

该局还以系统内6起典型案例为素材拍摄警示教育片《警钟就在身边》,要求全系统各基层党支部在“主题党日”中的“纪检委员时间”观看并开展讨论,更好践行“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向上向善”的“陇税清风”理念。白银市税务局负责同志表示:“我们以‘会宁会师精神’为依托,在会宁红军烈士陵园创立廉政教育基地,不断丰富拓展‘陇税清风’的内涵和外延,推动清廉税务机关建设。”

落实责任“督”在前

“我们通过夯实各类监督主体的责任,让各级责任落实贯通融合,从‘有形覆盖’深化到‘有效覆盖’。”朱朝勃介绍说,在职能监督方面,甘肃省税务局聚焦职能部门向纪检部门移交线索这一突破口,建立“信息互通、业务协作、线索移交、督促整改、成果共用”5项协作机制,推动形成一体化综合监督合力。今年8月以来,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会同督察内审部门加强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监督,严查政策落实不力行为,取得积极成效,相关做法被甘肃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刊发简报向全省推介。

强化震慑“惩”在前

前不久,税务总局公开通报甘肃省税务局1名干部违规帮助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被处分的典型案例。随后,甘肃省税务系统各级党委和党委纪检组树立“办案是最严格的监督、处分是最强烈的震慑”的理念,紧盯重点人重点事、作风建设顽瘴痼疾、权力运行风险点等,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通过严肃执纪,强化警示震慑,释放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干部敲响警钟。

据了解,全省税务系统今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105件,立案查处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次;开展“一案双查”49件,组织处理36人次。其中,严肃查处和问责4名县区局“一把手”违纪违法和履职不力;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快查快办,5名相关领导受到问责处理。

问题导向“治”在前

在强化震慑的同时,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把深化以案促改作为推进“陇税清风”、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结合调查研究工作,对重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出税收审核风险意识不强等9类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研究制定全省执法重点风险岗位干部交流办法,以及接受请托事项记录报备制度。

同时,对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以来22起分局长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集中分析研判,甘肃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形成《基层分局长违纪违法案例调研报告》,深入剖析原因、研究案件规律、找准制度漏洞,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释放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