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弘扬崇廉拒腐风尚 建设清廉税务机关

2023年12月05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任恒君

内蒙古自治区税务系统各级纪检机构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创新廉洁文化载体,丰富廉洁文化内涵,让全系统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文化浸润。

统筹谋划,牢固树立系统思维

在今年教育整顿期间,一封涉及基层税务局纪检组长的举报信引起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的高度重视,并提级审查。经核实,认定该举报内容不属实,举报人承认自己因与被举报人的亲戚存在利益冲突,而进行诬告陷害。

“在认定该起线索属于诬告陷害后,我们立即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内蒙古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副组长万钧介绍说。一方面,召开澄清正名会,为受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另一方面,引导举报人向被举报人当面道歉并化解矛盾,一体推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暖心回访工作制度化、精准化、规范化。同时,引导税务干部在与纳税人交往中保持廉洁自律,也激励干部在履职尽责、服务发展中主动作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据了解,内蒙古税务局党委纪检组以系统思维统筹开展政治教育、纪法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把廉洁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同时,聚焦信息化建设、违规经商办企业、涉税黑中介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制约,并在查办案件的基础上,统筹教育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释放廉洁教育综合效能。

分层分类,精准施教开展教育

“入职廉政谈话让我明白,只有讲纪律、守规矩,保持清正廉洁,心中才有正气,身上才有骨气,工作才有底气,群众才会满意。”丰镇市税务局新入职干部张琼月参加入职廉政谈话后感触颇深地说。

据介绍,乌兰察布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始终坚持与党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三类人群”为切入点,推进形成“关键少数”带动、中层干部推动、青年干部联动的三级分类廉政谈话模式,推动廉洁教育有广度、有深度、有精度。

在紧抓“三类人群”廉政谈话中,乌兰察布市税务局以党委关键少数为主导,带头开展纪法教育、警示教育、读书班、廉政党课活动,引导税务干部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的税企关系;以中层干部为主力,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广泛运用线上线下平台及乌兰察布税务系统“纪法研学电子专刊”等载体,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以青年干部为主体,开展新录用公务员入职廉政谈话、纪法教育座谈交流、教育基地研学等活动,让清风正气浸润青年干部心田。

创新载体,打造廉洁文化品牌

“磴口县税务局将身边事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呈现,让廉洁文化的展示方式更加生动,引导干部职工反省反思。”巴彦淖尔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日,磴口县税务局打造的廉洁文化情景剧在全市税务系统“主题党日”活动中进行展播。剧中一个个鲜活的廉洁形象、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场景,展现了“廉洁从税”的文化内涵。观看情景剧的税务干部纷纷表示,这样的形式很有趣,并且令人印象深刻。

在内蒙古税务局“文化育人兴税”工程统一指引下,巴彦淖尔市税务局聚焦“一地一域一品牌”,创建“ 水润清风”“清润明纪”等廉洁文化品牌。同时,持续在加强廉洁文化宣传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廉洁文化建设载体,深挖本地红色文化内涵,制作《酒鉴》《歧途》《说说而已》三部教育警示短剧,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厚植廉洁文化氛围。

“我们将持续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李玉梅表示,该局将统筹用好各类廉政教育资源,久久为功抓好落实,在全系统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