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征管资源,提升税费服务水平

2023年12月06日 版次:07        作者:赵晋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按照山西省税务局的统一部署,以数据为支撑,以风险为导向,统筹征管资源、优化岗责流程,探索智慧高效的税收征管之路。

立足基层:

“智税”运行创机制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组建税费业务集中处理中心,下设数据处理、服务管理、征纳互动三个团队,利用“实体+虚拟”“集中+分散”“中心+线上”的方式,有效实现了税费业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建立“扎口管理+分类应对”的数据处理机制。对各类风险任务、疑点数据,由集中处理中心统筹归集,派发各个团队分类应对。对一般性疑点数据,由征纳团队直接应对。对需要与纳税人沟通或需到办税服务厅处理的疑点数据,由服务团队承接应对。对确需实地核查的疑点数据,派发税源管理部门限时应对。

建立“集中研判+建立模板”的问题会商机制。编制疑点数据处理操作指引,一般性疑点数据由当日值班组长研判决定,复杂疑难数据由集中处理中心业务骨干共同研判明确,高难度复杂业务由集中处理中心组织相关业务股室集体研判。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建立工作模板,明确处理方法。

建立“分类管理+精准监管”税源管理机制。税源管理部门回归主责后,成立实地调查专班,对纳税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同时,以征管质量态势感知平台数据为支撑,通过比对、分析征管各项指标数据,持续跟踪监控税源管理信息,在精准管理中实现征、管、评、查的有机结合。

建立“疑点识别+反馈推送”的风险防范机制。对疑点数据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形成风险分析报告。根据任务类型和风险程度,分别推送集中处理中心、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等部门进行应对。各部门完成应对任务后,由集中处理中心汇总应对结果,风险集中度较高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传递给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深度分析,提出评估建议或征管建议。

建立“高效快捷+远程帮办”的税费服务机制。通过流程再造,将273个依申请办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和集中处理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结”。将4大类18个基础事项列入“简事快办”清单,纳税人不用叫号等候即办即走。成立“青云”智慧税费服务工作室,充分发挥征纳互动平台问、办、查、评和“远程帮办”功能,让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更加方便。

建立“内控管理+全程监督”的工作闭环机制。将内控监督嵌入工作流程,对流程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价,使风险点在流程中得到控制和解决,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纪检组全程跟踪,监督保障集中处理中心运行,形成全局合力、上下合拍、高效联动的运行机制。

高效联动:

税费管理上台阶

今年以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不断探索税费管理手段,增强了征管基础,提升了服务能力,具体来说,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元治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坚持“繁事简办、多事并办”,探索业务办理提速、减负、增效的数字化方案,用好多部门协作合力。通过工作流程内部优化、服务效率外部拓展,推动数据统筹、任务统筹、人员统筹,实现了征管资源的再重组、再强化,形成了共治合力。

“疲于应付”向“专于主责”的转变。明确了集中处理中心与业务股室、税源管理,办税服务厅与税源管理的职责。中心成立后释放出的人力资源,转移到依申请事项的后续办理,实现了为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减环节、减难度、减负担,使税源管理单位最大限度回归主责主业。

“低效处置”向“高效应对”的转变。集中处理中心承担税费数据扎口、采集、归集、分析等职责,依托“指挥中心系统——智控平台”统一调度派发、应对、反馈。针对批次数据量大的疑点数据,实行“团队+项目+攻坚”方式,统筹调配征管资源,快速高效完成任务。

“实体线下”向“云端线上”的转变。运用征纳互动、电子税务局、智能呼叫等系统平台,开展点对点的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推进“线上办”等云端税费服务方式,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智能办税缴费体验感,为实行“实体+云端”运作模式提供坚强支撑。

“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按照“规范、便捷、智能、集成”原则对服务渠道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打造“征管质量态势感知+税收监管快速应对+风险问题动态清零+完善机制长效治理”四位一体的以数治税新体系,高效解决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不断探索:

改革创新在路上

深化征管改革任重道远,推进县级税务局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需要不断探索。

发挥集中功能,推进集约处理“双减负”。推进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实现税务人、纳税人双向减负是目标。要不断发挥大数据功能,持续提升业务集成能力和集约化水平,做到纳税人依申请办理税费事项“只跑一次网路”,税务机关“网上一次处理”,真正实现方便纳税人、解放税务人的“双减负”效果。

用好征管平台,促进基础数据“双提升”。推进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提升数据质量是核心。要以征管质量态势感知平台和电子税务局平台为依托,探索“数据+规则+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监管机制,打通“供数、要数、管数、用数”链条,提升税务机关征管数据质量和纳税人自主申报数据质量,实现以数治税效应最大化。

强化管服融合,实现执法服务“双精准”。推进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实现管服融合是重点。要以风险为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跟踪监控税源管理信息,精准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推送、申报提醒、风险预警、建议服务,精准运用“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优化风险识别和应对引导,推动税源管理、税费服务、风险防控融合并进。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