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草”为“药” 点“草”成“金”

江西税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3年12月08日 版次:02        作者:黄睿智 余露 本报记者 周宁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孕育了独特的“樟帮”“建昌帮”等知名药帮,培育了济民可信、青峰药业、仁和药业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拥有46个销售额过亿元的中成药优势品种,6个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百亿元产业集群。

为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江西税务部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持续释放利企惠民政策“红利”。

税惠“滴灌”添活力

醋乳香、醋没药、姜半夏……在氤氲的药材香气中,各类中药饮片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传统炮制技艺的基础上,我们创新引进消化微波炮制、温控曲线、色差辨识等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让我们的中药饮片更有市场竞争力。”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平介绍。

陈卫平介绍,税费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贯穿了中药饮片研发、应用和销售的各个环节。据统计,该公司去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政策优惠178万元。

同样享受到税收政策红利的还有青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药品研发前期投入大、周期长,税费优惠政策为我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该公司负责人唐春山说,2020年至今年10月,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减免超8300余万元,为公司购置更新生产设备、厂房改造、引进先进人才、新药研制提供了资金保障。

“有国家政策扶持,我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唐春山说,今年以来,青峰医药在国内已获得12项药品注册批件,多个创新药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抗感染、抗乙肝、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物在国内销售市场名列前茅。

据悉,江西税务部门聚焦中医药企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助力企业加快研发创新、提档转型升级,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政策找人精准达

梨梨拿铁、人参美式、陈皮美式……前不久,第54届樟树药交会上仁和集团推出系列中药咖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咖啡,把中医药跟年轻人的饮食爱好结合起来,方便更好向年轻人推广中医药文化。”仁和集团品牌总监李欣表示。

仁和集团是一家坐落在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樟树市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如今已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中药百强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46亿元。

讲到税务部门对中医药企业的支持,仁和集团董事长杨文龙特别提到了税务部门推出的“政策找人”服务举措。在税务部门的主动提醒下,仁和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04.48亿元,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减免4552.87万元。

聚力中医药产业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江西税务部门加强对税收数据和企业经营情况的匹配分析,抓住“政策找人”“机器补漏”两个关键,通过“赣税行”掌上服务平台、电话、短信等渠道,为企业定制个性税费服务“礼包”,实现税收政策“精准找人”。

税务“搭桥”解难题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牵线’,帮助我们拓宽原材料直购途径、打开销路,现在我们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江西纳弗堂制药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陈桂辉说。

纳弗堂制药是一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该企业主营产品“人参颗粒饮品”的原材料主要由韩国进口,这几年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大幅上涨。

了解到企业情况,当地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走访,依托当地药材药品交易会,结合数据分析,为该公司和东北人参参农“牵线搭桥”,从源头解决原材料短缺问题。同时,根据地区、品类等要素,运用税收大数据筛选企业信息,为企业筛选匹配下游企业,扩大企业销路。如今该企业上下游产业购销响应率80%,转化率达到62%,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

除了促成上下游企业合作,江西税务部门还充分发挥“税银互动”平台作用,为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

“没想到纳税信用A级还真有用。”江西半边天药业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罗积林说。原来,随着市场饱和、传统工艺老化,该企业发展进入停滞期。为了走出发展瓶颈,企业投入近8000万元进行产品研发、工艺升级。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税银互动”平台,帮助企业申请到4700万元的信用贷款。如今,该公司已形成妇科内服外用系列产品群,成为江西省重点制药企业和江西省中成药重点生产基地。

江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税务部门将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拓展精细服务内涵,落实好各类税费优惠政策,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焕发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