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亲眼一睹下姜村清晨的美景,我们早早驾车从淳安县城出发。沿着浙江“最美公路”之一的淳杨线一路向西,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突然眼前一亮,连片的碧水青山渐渐映入眼帘,前面不远便是下姜村。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毗邻千岛湖,有800多年的历史。远远望去,只见远山含黛、溪水潺潺,蜿蜒曲折的河流贯穿整个村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黛瓦白屋排列在河水两旁,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天上的白云、两侧的山峦,还有人们在坝上嬉耍的身影。
伴着淡淡薄雾和阵阵花香,我们走进村子,在袅袅炊烟间,感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古诗中的意境,那种向往中的闲适生活情境,于此慢慢显了影。
在一家民宿门前,我们和正在忙着给客人做早饭的姜德明老人搭上了话。姜德明和老伴今年都70多岁了,说起他们办的亲客民宿,老两口顿时来了精神。
“‘亲客’就是要对客人亲切、热情,让他们住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感觉。”姜德明说,他种了一辈子茶,年轻时是下姜村的种茶大户。这几年,姜德明看到下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也希望赶上这一波旅游热,和老伴一起开了民宿,拿出自家最好的茶叶招待客人。
这几年,越来越多像姜德明一样的村民改建自家住房,做起了民宿生意,村里乡村旅游迎来“井喷”。2018年,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村民户户成为新公司股东。2020年春节前,下姜村举行第一次分红大会,入股的村民分红金额总计66万元。
目前,下姜村已有37家民宿,共有600多个床位,除了3家是外部投资,其余的都是村民自办。据统计,每年的住宿游客达5万多人次,每张床位每年能为村民增收1万元。
2020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期间热映,拍摄地之一就是下姜村,如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客多了,下姜村蝶变发展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从“穷山村”到“绿富美”,对于村里的老人来说,曾经的下姜村,可不像如今这样“又富又美”。
“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多年前,下姜村是出了名的人穷、环境差、交通不便。当时,老百姓为了挣钱,砍伐山林,河水污染了,居住的家园一度遭到破坏。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下姜村乡村振兴的图景徐徐展开。拆猪圈、造果园、建沼气池、开农家乐,十几年来,村容村貌变化很大,一条大路从县城直通村里,凤林港溪上修起了廊桥,村民住进了小洋房,年轻人回来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过去,下姜村穷得粮食只够吃半年,如今吃上了满满的“旅游饭”。
在书写共富故事的背后,税收服务一直相伴。国家税务总局淳安县税务局与下姜村全面深化战略合作,通过涉税服务、支部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纳税服务贯穿于乡村振兴各环节。
返程前,我们特意来和姜德明老人作别。亲客民宿门前,他坐在一把竹椅上,抬头望着星空,在潺潺河水流动的声音中,享受着晚间的休闲时光。我们想,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岁月静好,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在青山绿水间,一粒粒种子正在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