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在迪拜召开

盘点《巴黎协定》 亟须弥补与减排目标差距

2023年12月12日 版次:08        作者:宗新文

近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引发全球关注。本届大会旨在完成《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解决一系列关于落实的问题,并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和脆弱群体的关切,以找到关键问题的切实解决方案。

首次全球盘点应成“转折点”

依据《巴黎协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在2023年进行第一次全球盘点,此后每5年进行一次,旨在评估实现《巴黎协定》宗旨和长期目标的进展情况。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估计,在当前排放量的基础上,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减少28%,才能实现《巴黎协定》中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要减少42%才能实现1.5摄氏度目标。

另一份近期发布的有关第一次全球盘点技术对话的综合报告也指出,减排窗口正在关闭,目前全球气候行动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这份综合报告把牌摆到了桌面上——只不过这不是一场游戏。国际社会没有走上实现《巴黎协定》长期目标的轨道,确保宜居和可持续未来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一份声明中说。

公约秘书处在大会召开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中强调此次全球盘点“必须成为转折点”,并要求各方采取果断行动,在2030年前弥补关键性差距,对全球盘点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公约缔约方大会发布报告说,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应推动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构建安全、经济、智慧、绿色、开放的现代能源体系。

这份名为《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的报告介绍,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达2.4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投资1.4万亿美元。同时,减排与安全、效率与公平、减缓与适应三对矛盾复杂交织,能源转型已经进入攻坚期。报告提出了推动能源系统加快转型的具体路径,其中包括建立“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电氢冷热气”互通互济的能源消费体系等。

会议期间,欧盟理事会于12月7日发表声明说,已就《净零工业法案》草案达成一致立场,该法案旨在加速欧盟迈向碳中和所需关键技术的工业部署,增强欧洲经济的弹性和竞争力。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加速工业绿色转型的《净零工业法案》提案,希望通过提高净零技术及其关键部件的本土制造能力,确立欧盟在净零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该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将在本土生产制造其所需净零技术产品的40%,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等。法案还提出欧盟碳捕集和封存的具体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的每年注入能力至少达到5000万吨。

据介绍,欧盟理事会的立场文件支持《净零工业法案》的主要目标,但有一些改进,例如扩大适用范围,明晰许可授权程序、市场准入、公共采购等有关规则以及促进研究和创新等。与欧盟委员会的提案相比,欧盟理事会的立场文件将战略净零技术清单从8项增加到10项,增加了核燃料和可持续性替代燃料。该立场文件还扩大了非战略性净零技术清单,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等包含在内。

国际气候资金承诺应兑现

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问题最大的受害者,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然而,发达国家长期不兑现承诺,为履行气候责任和义务所付出的实际行动更微乎其微。按照2022年4月发达国家最新通报的温室气体清单,截至2020年,一半以上的发达国家缔约方距离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家仅仅完成了承诺减排目标的一半,还有一些国家不仅没有实现减排,还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个承诺一直没有兑现。

“我们现在看到的巨大损失与损害,是30年来发达国家在加快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方面拖拖拉拉的结果。”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助理总监利亚娜·沙拉泰克说。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6次评估报告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类活动造成的升温有58%是1990年前排放造成;1850年至2019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历史累积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的23%和16%,为各区域中最高。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大部分损失与损害却要发展中国家来承担,造成了严重的气候不公平。据联合国官网,许多脆弱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在经历超出人们所能适应的气候变化后果。

会议期间,世界银行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表示,在下一财政年度的融资总额中,用于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额度将提高至45%。按照提高后的比例,在该财政年度将有超过400亿美元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之前多约90亿美元。声明说,这些资金将用于减缓气候变化,帮助遭受气候变化冲击的国家,提高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人群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不过,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据估算,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资金约为2150亿美元至3870亿美元,资金缺口却高达1940亿美元至3660亿美元。其中原因就在于目前发达国家承诺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仅为发展中国家所需适应资金的1/10到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