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9时,沐浴着初冬的金色暖阳,一列装载着光伏组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金华南站鸣笛启程,驶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当日,浙江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会议提出,浙江将全面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高能级开放强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浙江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浙江税务部门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合作共赢的国际税收体系不断健全。近日,他们深入拓展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税路通”服务品牌内涵,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跨境税收服务品牌“税路通·在浙里”,推动税收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架梯子”
政策托举“闯四海”
通则合力,合则多赢。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锚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以“通”破题不断优化国际税收服务,促进税收政策在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中覆盖通达、内容通晓、运用畅通,保障税收政策“滴灌”式支持企业发展,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投资一批海外子公司和海外生产研发基地,推进墨西哥、波兰、泰国等地智能化热管理部件、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筹备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制冷控制元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优势业务“出海”,其“走出去”的步伐稳中加快。
“我们秉承‘跟着客户走’的理念进行全球布局,难免遇到海内外政策差异等难题。但无论走到哪里,税收政策的支持始终在身边。”三花智控董事长张亚波介绍,新昌县税务局积极促成三花智控及其下属子公司与浙江省税务局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税企联络沟通机制,为企业“绘制”税收大数据“画像”,量身定制政策辅导方案,专案纾解关联交易、利润分配等税务风险防控难题,有效帮助企业用好税收政策,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发展韧劲。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知晓并充分利用跨境投资税收法律法规,浙江省税务局坚持做精做优政策辅导。该局积极开展“走出去”企业走访调研,及时收集并反馈第一手企业需求信息,建立国别税收信息研究机制。他们连续多年参与105个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的编写,将《“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问答集》《RCEP十五国税制概览》(中英双语版)等创新产品精准推送给企业。
高质量“出海”,是新时代浙企面对的一张新“考卷”。企业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国情,了解政策、会用政策,才能明明白白地答好题。张亚波表示:“税务部门全方位的政策服务有力帮助了企业更快更好地转变新角色、竞逐新赛道,相信我们企业的海外‘航程’必将长风助、航速足。”
“搭台子”
信息赋能“拓丝路”
活水长流,雨山含碧。近年来,浙江省税务局紧扣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税收在经济链条关键节点的职能优势,积极搭建税企深度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政府、学界多方对话共商,实现跨境经营相关信息产品“一站式”供应,为企业注入信息“活水”、资讯“春雨”,打造信息共享畅通的良好发展环境。
11月17日,“税路通·在浙里”“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税收支持“走出去”税企高层对话会在台州临海举办。据了解,浙江省税务局已连续10年举办“走进”系列税企对话会议。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在桐乡、诸暨、临海等地举办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专题活动。借助税企对话会议这一平台,浙江省税务部门邀请财经院校学者、业内专家等与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有针对性地推出了跨境税收政策汇编、辅导资料以及形势分析、专家讲座、便捷化办税辅导等一揽子跨境经营服务产品,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助力。
税企对话平台促共享、保畅通,浙企沿“丝路”抓机遇、拓市场。通过海外收购等手段完成全球销售网络布局、深度融入国际制药产业链的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全国人大代表陈保华表示,税企对话平台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被投资国税收投资环境和解决税收争议的法律渠道,提升了跨境经营的合规风控能力。他强调:“企业保持信息动态更新,才能耳聪目明、聚力发展。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华海药业应享尽享税收政策支持,今年1月—10月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7500万元,办理出口退税超过1亿元。税惠资金增强了企业资金周转与研发创新能力,‘走出去’的动力更强劲了。”
据了解,浙江税务部门强化调研,打造信息服务精品,积极帮助跨境纳税人解决复杂涉税诉求。他们运用相互协商程序、预约定价安排等国际税收法律工具,不断提高纳税人跨境经营的税收确定性。十年来,已累计帮助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利用税收协定减免税款超过7亿元。
“一带一路”,共享共荣。浙江省税务局着力在全球平台上释放税收促发展效应,连续3年承办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亚洲—大洋洲税收管理与研究组织(SGATAR)年会和首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不断拓展多方信息共享与国际税收合作,为浙企高质量发展拓宽了发展空间。
“暖房子”
服务护航“长扬帆”
“浙”里启航,乘风破浪。浙江税务部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大力助推“一号开放工程”,推动跨境税收服务“联通税企、通达四海”,加强国际税收合作,积极解决跨境税收争端,始终与企业携手共进,全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在绵延的“一带一路”沿线,税收服务如影随形,温暖服务远行的浙企。瑞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印尼参与项目投资的企业,以往企业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都是带着纸质资料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如今通过“世界华侨(中国青田)国际税收服务e站”,很快就能办好。“线上智慧办税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完成了申请手续,遇到问题还可以跟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实时解决办税难题,为我们享受国内与印尼的税收协定优惠政策提供了很大便利。”该公司财务人员表示。
浙江青田县有38万华侨分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开放发展机遇。青田县税务局建立“线上咨询+线下代办”的“世界华侨(中国青田)国际税收服务e站”一体化服务模式,依托数字技术实现“零距离”享受国内税收服务。自该服务e站成立以来,已累计为华侨华人和侨商侨企提供线上税务咨询5万余次,落实“不见面全球代办”服务8300余笔,搭建起跨境税收“暖心桥”。
倾心服务,千里线牵。为助力企业跨境经营“顺风顺水”,浙江税务部门全面搭建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率先推广“对外支付税汇通”,实现对外支付税务备案“不用跑”;上线“非居民跨境办税”业务,为境外企业提供简便畅通的跨境双语办税渠道,实现“一地注册赋码、全国互认通行”……助推国际税收业务提质增效,跨境经营成本持续降低,国际化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国际税收服务“房子”温暖如春,“浙”里企业根壮蔓广。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全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经备案的境外企业达804家,备案额为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21.61%,占全省的比重为64.81%。
下一阶段,浙江税务部门将深化“税路通·在浙里”品牌服务,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更大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局。他们将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服务路径,深化国际税收合作,推动合作共赢,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