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税务:跨境涉税诉求快响应

2023年12月20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胡海啸

作为对外开放发展的桥头堡,青岛正依托“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优势,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通的开放新格局。

青岛税务部门在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税路通”服务品牌下设立“税路通@青岛”子品牌,将税务服务延伸至跨境投资贸易的全周期,聚焦各阶段差异化涉税需求,从税费政策宣讲、专业团队服务、畅通涉税诉求响应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实现跨境投资“政策通”“服务通”和“信息通”。

政策速通 跨境税收知识早知晓

在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一份份《税收服务“走出去”企业政策指引小册子》正发放到新备案的“走出去”企业代表手中。

“有了政策的加持,我们对外投资更有底气了!”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凤华接过小册子说。

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给客户在柬埔寨的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能源服务,企业计划在柬埔寨投资建厂。

了解到企业计划对柬投资的信息后,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主动上门走访,为企业送去《中国居民赴柬埔寨投资税收指南》《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以及中柬双边税收协定的整合文本等相关税收政策,并为企业举办专场政策辅导会,讲解“海外税收案例库”,帮助企业提前规避对外投资中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

已有政策汇集整理在加速,新政策解读也需要不断加速。

税务总局《关于优化纳税服务 简并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报表的公告》发布后,青岛高新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制作双语版政策解读视频,并将境外居民企业境外投资简并申报热点问题制作成宣传手册,向纳税人精准推送。

“根据新政策,我们的报告频次降低了,由即时报告改为年度申报;填报项也减少了,50多项变为20多项,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填报压力。”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房晓表示。

服务畅通 跨境政策红利早落袋

“递延纳税政策让我们可以放心地将5000多万元的分配利润用于增资,可以说,税务管家的政策辅导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荣荣说。

为保证辖区内外资企业应享尽享递延纳税政策,胶州市税务局与辖区内外资企业结成服务对子,设立“企业税务管家”,辅导满足条件的企业享受政策优惠。以台励福为例,截至2023年9月,在税务管家的辅导帮助下,其境外公司累计将5872.99万元分红进行了再投资,享受递延纳税优惠585.31万元。

服务路上,过了政策关还得过语言关。近日,青岛保税港区税务局、青岛开发区税务局、青岛市黄岛区税务局联合举办“青西税语”外语人才团队走进中德客厅活动,集结英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语种人才,为西海岸新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并对企业提出的涉外税收诉求和疑问逐一进行解答。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我们在芬兰、日本等国都有业务,同西海岸新区税收外语团队面对面谈问题找对策,为我们及时解决海外公司遇到的税务问题提供了便利。”青岛四方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会计王嘉琪表示。

在青岛,类似的服务团队还有很多。比如:黄岛区税务局成立“国际税收管理彩霞创新工作室”,上门帮助企业了解跨国税收政策;崂山区税务局试点创建税企“云”驿站,搭建税企直联国际税收服务云平台;开发区税务局建立“政通税和国际税收工作站”,开展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

信息联通 跨境涉税难题早解决

青岛上俄集运达国际货运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物流企业。

近日,该公司计划派员工到俄罗斯境内协调业务开展,想了解上述情况涉及的税收风险以及是否可以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便向“上合示范区税收合作办公室”提交了事前询复申请。很快,国别服务专员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给企业作出了详细解释,并及时为其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帮助企业申请享受协定待遇。

“有了事前询复,我们有什么拿不准的都可以提前问一问,帮我们提高了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意识和能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敬森表示。

除了探索实施事前询复工作制度,青岛税务部门还首创上合组织国家俄语服务专线,以快速响应跨境涉税诉求。

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塞米诺维奇就是通过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消除了到青岛投资有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的困惑。“俄语服务给我们咨询问题扫清了障碍,完全没有语言沟通上的不便。”安娜·塞米诺维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