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滨海小镇——荣成市俚岛镇,成群的天鹅正在海湾内戏水觅食。不远处的海带养殖海区,正在播种作业的小船正沐浴着阳光有序作业。岸边鲍鱼交易市场内,买卖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近期发布了“2023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名单,俚岛镇榜上有名。这个依山傍海的小镇坐拥40公里“黄金海岸”线,背靠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的“蓝色粮仓”,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延伸蓝色产业链条。该镇现有海产品精深加工企业40余家,享有“中国海带第一镇”“中国鲍鱼名镇”的美誉。
纵观俚岛镇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处处可见“税务蓝”的帮助和支持。国家税务总局荣成市税务局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各项服务,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直达,养殖企业享优惠无忧
在山东俚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工人们正在进行海带夹苗、放苗作业。该公司是当地海带养殖龙头企业之一,海带年产量达7万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都是海带的播种季节,今年我们的播种面积达到8000亩。”该公司财务处负责人程江谋介绍说。
据了解,俚岛镇全镇的海带养殖区面积达5万亩,年产鲜海带50多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为扶持海带养殖产业发展,荣成市税务局根据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海带养殖企业及养殖户信息,建立动态服务台账,跟踪开展个性化税费服务。
“现在,在享受税费优惠方面,我们完全不用操心。税务部门会定期提醒,并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程江谋说,养殖企业一般都距离市区较远,但一旦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税务干部都会上门告知,并手把手辅导公司人员进行网上涉税业务的办理。2023年以来,山东俚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已享受增值税减免近300万元,红利的享受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上门服务,助力鲍鱼产业发展
俚岛镇周边海域海流畅通,海水交换量大,水清水活,不仅适宜海带等海洋藻类生长,还是鲍鱼生长的“天堂”,该镇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鲍鱼名镇”称号。据了解,2023年,俚岛镇共养殖鲍鱼340万笼,产量达到1.9万吨以上。
“近年来,随着我们镇鲍鱼名气的远扬,公司发展也一路向好。在此过程中,税务部门的各项服务及时、贴心。这不,税务部门最近就为我们解决了发票取得的问题,让我们可以顺利开展经营活动。”提起税务部门的服务,山东高绿水产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显奎说。
原来,荣成市税务局干部在日常走访问需活动中发现,有不少鲍鱼育苗和养殖企业都反映发票取得困难。经过实地调研,该局干部了解到,种苗企业的许多饵料都是直接从周边的养殖户采购,而他们大多是自然人,发票开具过程比较繁琐。
为此,荣成市税务局利用税收大数据筛查,精准筛选出鲍鱼育苗和养殖企业,组织“税收顾问服务团队”,集中辅导经常为企业提供饵料的养殖户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解决了困扰双方的发票问题,也助力全市鲍鱼产业链发展顺畅。
纾困解难,推动蓝色企业升级
“公司之所以选择在俚岛镇从事海洋休闲食品生产,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俚岛丰富且优质的海产品资源,直接在原料地设厂,不仅品质有保障,运费等成本也低。”山东海汁源食品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刘艳玲说。
刘艳玲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从事海洋休闲食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拥有“味字1号”和“海汁源”两个注册商标。该公司利用当地海带、鱿鱼等海产品原料,研发生产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即食类休闲食品。目前,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资源丰足的原料产地是公司站稳脚跟的‘硬件’优势,而优质的税费服务和及时落袋的税费优惠是我们良性发展的‘软件’加持。”刘艳玲说,公司成立之初,就收到税务部门送来的“新办企业大礼包”,各项适用税费优惠政策、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基本涉税业务办理流程等一应俱全,让她办理涉税事项省事省心。该公司成立3年来,每当有企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税务干部都第一时间告知,并辅导其及时办理申报,确保优惠及时享受。
“镇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今后,我们将持续从细处着手、从实处发力,切实为镇域民营企业发展赋能。”荣成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永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