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区域矿泉水储量丰富、涌量稳定、品质独特,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俄罗斯的高加索山并列为世界三大矿泉水水源地。税收数据显示,白山市矿泉水行业呈现聚集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8年—2022年,白山市矿泉水生产企业从35户增加到41户;矿泉水生产销量年均增长3.7%,年均增长7.3万吨。矿泉水行业税收收入由2018年1.9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5亿元,年均增长21%;全行业纳税占全市税收总额比重,由2018年4.4%升至2022年9%。
需要关注的是,矿泉水行业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从行业总体看,2021年和2022年,白山市矿泉水年均开采率仅21%,近80%的矿泉水未被开发利用;设计产能分别为740万吨、923万吨,实际产量215万吨、222万吨,达产率分别为29%、24%。行业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早期“一泉一证”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大量圈占水资源,拥有开采所有权,而不实际投产经营,这不利于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从税收贡献看,本地品牌企业远低于行业水平。2021年和2022年,本地矿泉水企业每吨矿泉水贡献税收130元、157元。从行业占比看,2018年—2022年,泉阳泉的销售收入行业占比从21.5%降至12.5%。因此,加强当地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调研显示,泉阳泉以生产矿泉水为主,11个规格产品全为水产品,饮料、啤酒生产等方面几乎是空白。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东三省,吉林省市场占有率达35%。泉阳泉2019年入选中国品牌博览会,荣获消费者“我最爱的食品榜单”第二名,品牌价值位居全国矿泉水第二名。但近年来该企业没有充分展示出长白山“第一品牌”优势,知名度远不如那些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全国知名品牌。
建议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提高资源开发和产业准入门槛,防止过度开发和占泉不开采两种倾向。
加强本地企业转型发展,推动引进企业增资赋能。对泉涌量大、设备落后的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重碳酸和游离二氧化碳矿泉水以及稀有类型矿泉水,鼓励生产健康型矿泉水。推进销售方式创新,推行直播等销售方式。建立和统一使用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品地理标志,全力打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力争培育出若干个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品牌。积极引入全国乃至世界高品牌知名度和高市场成熟度战略投资者,推动高端矿泉水和高端饮品生产,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确保稀有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
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相关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形成政策保障体系。科学评估论证待开发矿泉资源,科学确定产能规模、产品方向和厂区规划。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白山市税务局、临江市税务局)